当前位置

吃白鲢鱼有什么作用

创建时间 2023-04-16 15:05:30

问题描述

吃白鲢鱼有什么作用
医生回答
宠问吧特约宠医
宠物猫、宠物狗、宠物问答、宠物百科、宠物周边等宠物知识

“鱼是人脑的粮食,吃鱼能健脑”。经常吃鱼不仅能防治心脑血管病,而且能聪耳明目,延年益寿,这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我国历代医家极为推崇食鱼,而且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如《本草求原》认为,鳙鱼“暖胃去眩,益脑髓,老人痰喘宜之”;《滇南本草》记载,鲫鱼“和五脏,通血脉,消积”;《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说,鲍鱼“补肝肾,益精明目,又开胃营养”。

我国医药学家十分重视鱼头的健脑益智的作用。鳙鱼,又称胖头鱼,也称“花鲢”,肉质细嫩而不油腻,鱼头作汤或与豆腐同煮为烹饪名菜之一。

鳙鱼头可补脑,亦用于为产妇增乳,有助于新生儿、婴幼儿脑部健康发育。但鱼头性偏热,凡热病及内热盛者宜慎用之。鲢鱼,俗称“白鲢”,肉肥,味鲜,特别是腹部脂肪丰富,味道、营养均好。

鲢鱼“温中益气”,民间食疗经验方中亦多以鲢鱼头烩煮“鱼头豆腐”,给少儿及老年人佐餐,因其有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作用。

鱼的营养十分丰富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鱼肉蛋白质的质量,优于禽肉,更优于畜肉,其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比较全面。尤为突出的是鱼油中含有较多的人体必需脂肪酸,特别是海洋冷水鱼类,如沙丁鱼、鲭鱼、鳕鱼、鲑鱼、鲱鱼等,含有较多的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即二十碳五烯酸﹚。

鱼肉含有丰富的核酸,它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经常食用各种新鲜鱼,是人体补充核酸的理想途径。吃鱼有助于健脑益智,还在于鱼类食品能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钙、磷、镁、锌、碘、铁、锰、氟等元素。

鱼类所含的许多成分中,有不少是直接作用于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与脑功能的改善和增强密切相关。1990年10月17日,在东京举行的“国际DHA研讨会”上,英国脑营养化学研究所的麦克·克罗夫特教授第一次发表了如下的论点:“大量吃鱼,能提高儿童和成人的智力商数。

DHA不足,将造成脑发育障碍。”DHA是鱼油的成分之一。鱼的品种不同,DHA的含量也不同,一般约占1%;而成熟的哺乳动物﹙包括成年人﹚的大脑脂质中,也只含有1%的DHA。

这两个数字,就把吃鱼和对大脑的发育联系起来了。克罗夫特教授指出:“人类祖先由于摄取以鱼为主的水产品,因而使人类大脑逐渐发达。”

吃鱼健脑的奥秘在于:人类大脑脂质中所含DHA与存在于鱼类和贝类体内DHA的一致性,DHA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增强记忆力,防止大脑衰老等。

使头脑变聪明的主要是DHA,其他的如亚麻酸和EPA等有辅助作用。医学研究证明,在含DHA的原料物质中,常并存EPA。

视力的敏锐性和脑的发育,与血液中DHA、EPA的水平有关。DHA是视网膜细胞的正常组成部分,其存在的量与膳食有关。

缺乏DHA和EPA,会降低视网膜细胞接受刺激的能力,从而降低眼睛对视象的敏锐度。实验研究还进一步证实,DHA和EPA存在大脑皮层中,尤其是DHA在大脑皮层中的浓度较高,这些脂肪酸是大脑磷脂的组成部分,大脑磷脂肪酸的融点越低,其活动能力越高,脑力活动的灵敏度也越高,人也越聪明。

DHA和EPA的融点都很低,在室温下是液体,尤其是DHA其融点更低。缺少DHA会导致脑功能的减弱,降低学习、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影响总的智能水平。

淡水鱼类亦含DHA经常吃鱼是获得DHA的重要途径。不同种鱼的鱼油中含DHA的比例不同,曾有学者在有关著作中列出不同鱼类鱼油中所含DHA的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金枪鱼、鲥鱼、秋刀鱼、鳝鱼、沙丁鱼、鱼卵、虹鳟鱼、青鱼、鳗鱼、花鲫鱼、带鱼、鲣鱼、鲤鱼、鲈鱼、比目鱼、章鱼、墨鱼等。

后来,同济医科大学的科学工作者,通过对我国湖北省几个县市的鲢鱼、胖头鱼、团头鲂、墨鱼等淡水鱼虾的测试发现,淡水鱼及河虾、蚌、田螺中均含有EPA和DHA,其中鲢鱼、胖头鱼和鲶鱼中的EPA和DHA含量最高,而且随着鱼重量的增加而增加,冬春季节含量也明显偏高。

鱼不新鲜,EPA、DHA含量大大地降低。鲢鱼、胖头鱼及鲶鱼同样可作为人类EPA和DHA的主要食物来源。青少年应经常吃鱼吃鱼应纳入日常的餐饮膳食生活中。

鱼的吃法很多,以营养滋补、健脑益智而言,自然以白煨、清蒸为佳,而且越新鲜越好。对于海鱼来说,尽量少去鳞,鱼肚中的鳔、肝等洗净可一同煮食。

塘鱼、河鱼、湖鱼、海鱼,均有食疗价值,间隔地吃些海鱼更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间习俗之一,是怀孕妇女要喝鲫鱼汤,这符合科学道理。

不仅如此,笔者认为在整个怀孕期间,孕妇最好是将鱼作为常吃的食品。不仅要烹饪得法,还要变着花样吃,以增进食欲,有益于两代人的健康。

母亲血液中的DHA,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体内,以供给胎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DHA。产妇应当经常摄入鱼类食品,以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

当婴、幼儿开始吃辅食时,就要重视加用鱼肉做的美味食物,5~6岁的学龄前儿童,要经常吃些鱼肉做的食品;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更应该经常吃鱼。

中老年吃鱼更有益近些年来,临床上出现的高发病率病症如肥胖症、脂肪肝、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等“富裕性疾病”,一直困扰着广大中老年人群。

据2002年6月份开始的对在宁高校离退休老同志的体检结果显示,受检人群的脂肪肝检出率在50%~70%,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发症率均相当高。

在寻觅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病症的食物中,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一致认同,吃鱼是最理想的选择。以往有一种误解,说什么“冠心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不能吃海鱼和无鳞鱼”,其依据是这类鱼中胆固醇含量很高。

这是不确切的。据有关研究资料报道,海鱼每100克食部含胆固醇在110毫克以下者有鲨鱼﹙109毫克﹚、带鱼﹙108毫克﹚、黄鱼﹙100毫克﹚、海鳗﹙91毫克﹚、鲳鱼﹙83毫克﹚、刀鱼﹙82毫克﹚;

淡水鱼中有鲫鱼﹙104毫克﹚、青鱼﹙100毫克﹚、草鱼﹙100毫克﹚、鳜鱼﹙俗称桂鱼,96毫克﹚、鲤鱼﹙90毫克﹚、黑鱼﹙即乌鱼,72毫克﹚等,由此可见,以人们常食的鱼种来说,海鱼与淡水鱼之间,胆固醇含量相差不多。

即使海鱼中的无鳞鱼,如带鱼,吃在嘴里似觉“肥腻”,实际上每100克食部也仅含108毫克的胆固醇,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患者食用也并非不适宜,无须归入禁忌之列。

食用鱼类中,不论淡水鱼或海鱼,除了胆固醇含量一般都不太高这一特点外,其所含脂肪中的脂肪酸组成也很奇特,降胆固醇作用比植物油还要强,且具有明显的抗凝血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病症,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会有明显的效果。

现代医学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经常摄食鱼类,尤其是海鱼,对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有更多的好处。有资料报道,我国冠心病普查也发现,舟山群岛渔民冠心病发病率在全国是最低的。

不少中老年人患有偏头痛。实际上,偏头痛也是一种血液病。有关专家研究指出,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中,缺乏ω–3脂肪酸,当其在膳食中多吃鱼﹙主要是花鲢﹚,或服用“多烯康”等,就能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和凝集,减少偏头痛症状。

相关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