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村俗语"鱼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么意思?

创建时间 2023-02-19 06:46:14

问题描述

农村俗语"鱼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到底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
宠问吧特约宠医
宠物猫、宠物狗、宠物问答、宠物百科、宠物周边等宠物知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国人对“吃”就有着特殊的钟情与讲究儿,煎、炒、烹、炸,这看似简单的厨艺,其中蕴含的无限玄机非常人所能辩识。

前几年,央视拍摄的大型系列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在领略了传统美食无穷魅力的同时,真切的体验了人间烟火的历史变迁。

农村俗语:“鱼不蒜,牛不韭,肉不姜”,即是人们在长期烹饪过程中,有关菜肴制作中的佐料搭配给予的禁忌提醒。

至于有没有道理,我认为应该是见仁见智,毕竟众口难调,个人的饮食习惯也有差别。

不过,既然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儿,想必也有一定的道理,下面咱们就简单地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01. 首先,说说“鱼不蒜”是什么意思?

日常生活中,烧制菜肴少不了放几粒蒜瓣儿,有时油热后放,有时等菜品出锅时再放,目的是这样做的味道比较鲜美。

尤其是做鱼菜时,为了遮住鱼的腥味儿,更是要多放一些的,既可以去腥又可以杀菌,还能提味儿,蒜的作用可见一斑。

但凡事无绝对,有的人对辛辣味道很排斥,反而更在意菜肴的原汁原味,喜欢清淡一些的口味。总的来说,南方人口味清淡,北方人较为浓重。

至于这里所说的“鱼不蒜”,应该是指的清蒸鱼时是不放蒜瓣的。因为清蒸上桌的鱼菜,注重的就是一个“鲜”字,如果放置过多的佐料,便会影响鱼本身的鲜味儿。

我曾经有一个温州的朋友,他们吃鱼时就非常简单,剥洗干净后,就用清水煮了,再放些白萝卜片和豆腐块,除了放少许盐调味,其他的佐料基本什么也不放了。

所以,我认为“鱼不蒜”的这种作法儿,应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北方人是决不会弃之不用的。

说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关于上海的脱口秀演员周立波,与东北小品演员赵本山,有人将他们二人的舞台风格,形象地比喻为咖啡与大蒜。

虽说是戏言,但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北方人更喜欢大蒜的口味儿。02. 接着,再议议“牛不韭”是何道理?牛肉是肉品中比较高档的品种,而韭菜却是极为普通的蔬菜,二者的交集在我的印象中真的不多,充其量也就是牛肉作馅时,韭菜充当配菜而已。

除此之外,韭菜还真很难攀上身价昂贵的牛肉了。

从营养学的角度上分析,牛肉有驱散寒气滋补身体的作用,是体弱质虚之人极好的补品。

而韭菜呢,别看不怎么起眼儿,三二块钱就可买上一大捆,但人家的功效却非同一般,民间有“壮阳草”之称。

如果牛肉常和韭菜混搭,做成的菜肴可能就容易让人引起上火,引起眼睛红肿,咽喉疼痛等症状。

再者,从这两种食材的质地来说,也是不适合搭配。牛肉生硬不易烹调,韭菜七分生吃口感最佳,根本不是一个锅里的绝配,若是执意混搭,恐怕色香味哪样也不具备。

03.最后,谈谈“肉不姜”是否有理?姜味辛性温,含有挥发油、姜辣素、树脂及淀粉等,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胃,促进消化,还有抗菌作用,药用价值十分丰富。

因此,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一说。

然而,姜的吃法也很讲究;“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不过,我觉得人们之所喜欢姜,最大的作用还是诸多菜肴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调味品。若是没有姜的调味,菜肴的口味便会大打折扣的。

平时烹调常用姜有新姜、黄姜、老姜、浇姜等,新姜皮薄肉嫩,味淡薄;黄姜香辣,气味由淡转浓,肉质由松软变结实,是姜中上品;

老姜,俗称姜母,即姜种,皮厚肉坚,味道辛辣无比。

我们家做菜时姜是必放的,尤其是炖肉时,更是不可或缺的。记得有次恰好家里没有了,妻说什么也要去买一些回来,说炖肉不放姜,肉的腥味去不掉,是极其难吃的。

综上所述,老一辈传下来的这些规矩道道儿,并非全部适用今天人们的饮食习惯,只能视作民间的传统文化借鉴参考罢了。

相关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