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的身上会有黏液,为什么?

创建时间 2023-02-23 11:11:33

问题描述

鱼的身上会有黏液,为什么?
医生回答
宠问吧特约宠医
宠物猫、宠物狗、宠物问答、宠物百科、宠物周边等宠物知识

绝大多数人都有摸鱼抓泥鳅之类的经历,想必大家对鱼身上那粘糊糊的液体印象深刻,常常是沾了一手的粘液,鱼儿还是从手中滑走了。

这粘液是哪儿来的,又有什么作用呢?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我们平时所能见到的鱼,体表大多包裹着坚硬的鳞片。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鳞片便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

鱼鳞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也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由钙质组成,被覆在鱼类体表全身或一定部位,能保护鱼体免受机械损伤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故有“外骨骼”之称。

鱼类的表皮很薄,由数层上皮细胞和生发层组成,表皮中富有单细胞的粘液腺,能不断分泌粘滑的液体,使体表形成粘液层,润滑和保护鱼体,如减少皮肤与水的摩擦阻力;

提高运动能力;清除附着在鱼体的细菌和污物等。同时,使体表滑溜易逃脱敌害。所以,表皮对鱼类的生活及生存都有着重要意义。

而像鳝鱼、鳅鱼(泥鳅)、鲶鱼等这些没有鳞片的鱼类,体表分泌的粘液显得格外重要。这些鱼类身上的鳞片已经退化,为了保护直接暴露在外的皮肤,只能靠这些粘液了。

除了上述的作用外,有了粘液的存在,鱼的皮肤就可以不透水,这对维持鱼体内渗透压的恒定有好处。尤其是一些江河洄游的鱼类,身上有了粘液就能帮助它们适应水中盐度的变化。

相关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