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鱼得了立鳞病,也就是炸鳞了。立鳞病的起因多半这几个原因:有水质恶劣、溶氧过低、水温变化超过鱼只所能适应的范围、鱼只受伤等。局部型立鳞通常是由水质恶化所造成的,尤其是硝酸盐过高或是水温温差过大时容易发生。新手养鱼造成立鳞病,主要是换水温差大和水体污染两个原因造成的。孔雀鱼因为鱼体太小,立鳞病治疗较难,成功率也不高。你可以继续百度孔雀鱼立鳞病的治疗,方法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反正我养三年孔雀鱼,以预防为主,少数炸鳞的孔雀鱼也没有治好过。下面复制百度吧友S1329048939的一个实例,我收藏的,您看能不能用得上:病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致使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许多水状液体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有时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出血、腹部膨胀等症状。热带鱼患病多因频繁换水所致。如鱼只不幸发生立鳞症时,则需开始对缸中进行换水、调整缸中的水质及更换旧滤材等工作,来减轻水中有害物质对鱼只的二次伤害。从发现鱼只的活动量降低及食量减少时就要特别注意了,因为初期时鳞片只会有稍微的掀翘,若能在初期发现便实时的给予治疗,实为最有效的治疗时期。 可以50公升的水对1公克的磺安制剂或是[口夫]喃剂、抗生素来进行药浴,然后再将温度调升至32~33℃,请注意缸中药色、水质的干净度并提供充足的打气量,如果24小时内水色变得混浊不清,便需立刻酌量换水,并以活性碳滤除,待水质清澈稳定再重新加药治疗。药浴3天后即会有明显的改善,此时可用活性碳置于滤槽内将□药滤除,再重新下药会有很好的疗效。(滤除药后的活性碳切记要移除抛弃),一星期后便可开始换水1/3及少量喂食。在鱼的食量及鳞片状态明显平顺正常后,即表示恢复健壮,虽然此时鳞框边缘会有些许焦状黑褐色,但不受影响,约草20~30天即可回复原来的光泽。 防治
1.用1%食盐水与1%小苏打配制成混合液,浸洗鱼体10分钟,多次用药后方可见效。若在溶水量100千克的水族箱中采用低剂量泼洒.坚持数日也有疗效。
2.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患病初期的病鱼效果较明显。
3.小苏打加大盐泡也可以 但见效慢。
4.联磺甲氧苄啶片碾碎放入水中。
5.用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浸浴也有一定的疗效。
母鱼生产之前的动物活性蛋白、脂肪,没有足够摄食,或温盐氧剧烈震荡,都会造成仔鱼这样的。
看鱼是否要生,要从鱼的上方看,它的肚子是不是比身子大。如果比身子大再看看排便的地方有没有黑黑的,据我所知好像不需要突出吧!总之,我家的鱼如果这样,过几天就下了。
孔雀鱼发生烂肚子如果不是因为在缸内剐蹭致伤,一般就是因为病菌感染或是水温出现了问题。基本治疗方式如下。第一点:逐步调高水温,一般25度以上病菌就不会繁殖,水温升高到30度左右,可以催促病毒快速成长死去。第二点:缸中适当投入粗盐杀死病毒,也可以放土霉素杀毒,周期一般来说为一周左右。第三点:治疗病鱼病期间暂时停止喂食,确保水质不受到污染。第四点:治疗期间三天一换水,要是鱼状态好,每三天换将近一半,要是
.竖鳞病——又称立鳞病、松鳞病、松皮病等。[病原体] 为一种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类似的细菌。[症状] 病鱼表现的症状特点是体表粗糙,多数在尾部部分鳞片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它的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含有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伴有鳍基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侧转,腹部向上,
楼主节哀,一般小型鱼翻肚基本上就没救了,鱼鳔已经不起作用了 你用原缸水兑些新水,然后往里面充氧,放它进去,希望会有奇迹发生。
该生的时候它会生的,单独用缸养着就好了
是感冒了,水温上下幅度超过8度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建议升温至30度、加些海盐,如果没有的话加点家用的食盐也可以,不过要适量,给喂点活食(蚯蚓什么的)两三天就好了。或者去观赏鱼店买(呋喃西林)粉末状的,加温后加些药物泡一天后,换三分之一的水,依次做几天就差不多了。
一是饿了,二是一种习性,另外最主要的就是你养的水草可能是孔雀鱼喜欢的一种辅食,建议养枝叶宽大类的水草,或者养莫斯类的水草!
嗯,客气啦。那就没什么大问题,换水也别换太猛,三四天一小换就足够啦,换最多2分之一的水,换水间隔也得看多大缸了,不能说死了也
1、鱼会尝一下,好吃就吞下去,不好吃就吐出来。2、通常太硬的食物它都会吐出来。好吃的话,它会一直含着,如果拿一整条蚯蚓喂它,它会慢慢全“吸”进去的。3、孔雀鱼,又称孔雀花鳉、虹鳉、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称之为“凤尾鱼”、“火炬”,是鳉亚目,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饲养难度较低。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巴多斯,巴西北部与圭亚那,作为观赏鱼引入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众多欧洲国家(比如俄罗斯
生病的预兆,看看水温和水的质量是不是该换水了,如果还是如此弄点药。你得对你养的鱼了解它的习性,不用太紧张
正常的孔雀鱼是不会只停在一个地方的。应该是得病了,请单独捞出来,以免感染其它鱼。你的鱼是不是尾鳍缩起来一点,而且游动时左右不停地摆,但只停在原地。如果是,就是得了缩尾病。病因:鱼缸水体狭小、鱼只拥挤,残饵较多,换水不勤,因而大量滋生水霉菌致病。治疗:用海宝牌水霉净,按照说明下药。或用海盐治疗,全缸泼洒饱和盐水(每升饲养水加一毫升饱和盐水。提高水温到28~30度。如有必要还可以下黄粉预防继发性细菌感
您好!处理方法: 1、 生完小鱼后就开始一直攻击雄鱼是雌鱼保护小鱼的自然反应,需将大鱼小鱼分开;2、将雄雌鱼分开一周后再放在一起养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了。
二、一般常见的病症 孔雀鱼 1.白点病症状:鱼体全面会出现直径1mm以下的白色细点,并且一定会从各鳍发病之后再扩散至全身,如不予处置时,将会渐次衰弱,不久就会死亡。这是淡水鱼典型病症。尽管孔雀鱼发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说完全不会发病,所以大意不得。原因:白点虫等纤毛虫所寄生引发的病症,其体表的白点即是寄生虫的本体。寄生虫的外围的表皮呈白色状者也有,白点愈多则表示寄生状态愈为严重。 2.烂尾症症状:是
刚生完宝宝的鱼是会虚弱一点 水会浑是因为鱼生宝宝的时候也会有羊水这种东西 要不就是你太久没换水了 水是可以换的 但是要注意温度和水质不要差太多另外 建议可以把没生的母鱼单独养 因为要生之前母鱼很容易受惊吓 同时刚生完的母语会吃小鱼 因为那会太虚弱 而且基本才生完宝宝的母鱼是瞎的 所以不会知道吃了自己的宝宝可以买个繁殖箱 直接可以放在大缸中 会方便些
1.恶化 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会有伤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如果过度清洁过滤器,也同时洗掉繁殖的过滤菌,从而导水质恶化。 2.水温的变化 孔雀鱼是属于变温动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水温度变换体温的。水温不论高或低都有碍鱼体机能
没问题 只要不发白 成条 就没问题
鹦鹉鱼眼睛上有一层白色的翳,一般是水霉病。症状:1.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2.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3. 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诊断1. 观察体表棉絮状的覆盖物。2. 病变部压片,以显微镜检查时,可观察到水霉病的菌丝及孢子囊等。3. 霉菌种类的判别需经培养及鉴定。治疗方法:1. 福尔马林(formalin)100~250ppm,流
撑死的吧
是竖麟病,用不加碘的粗盐加入鱼缸,可以杀菌除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