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病、烂鳍病
病因:
(1)捕捞及运输时受伤。
(2)打架、惊吓、跳跃或因追捕活饵时而造成、混养问题、不必要的惊扰。
(3)鱼的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统不良。
(4)体外寄生虫攻击及其他细菌的感染。
症状:
(1)外伤诸如掉鳞、破鳍、擦伤……等。
(2)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黏液状,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
治疗:
(1)隔离治疗。
(2)注意及改善水质。
(3)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黄粉或白粉药浴加温30度治疗;盐浴亦可。
(4)健康恢复后再考虑用麻醉药来修剪断鳍部位。
修剪建议:
(a)请有经验的人员帮忙。
(b)太严重不要修剪~怕无法重新长出。
(c)复健时间太长不要修剪~怕影响游姿造成畸形。
(d)不严重不要修剪;可尝试无伤大雅的修剪。
换水加盐加甲基蓝,升温。混养没问题,三天换三分之一的水
给你个热带鱼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大全收藏好备用~!发现鱼有食欲不振、游动无神、体色失常、身上长有白膜等异常情况时,都是患病的先兆。要把患病嫌疑的鱼单独放在一个缸里进行隔离,防止疾病蔓延。此时要注意几点:捞鱼动作要轻。隔离时,务必使用原有的水。只放置换气装置与保温器。应该使病鱼接受少量日光照射,水质清洁。若病鱼还能吃食,可以投喂少量,以增强病鱼的体质,使病鱼早日恢复健康。 常见病与处理 1.外伤 鱼的
⑴用10千克水溶解1克呋喃西林,给病鱼洗浴10分钟左右,隔日用药。 ⑵用2%的食盐水、3%的小苏打水及5%的敌百虫混合液,给鱼洗浴10分钟左右,要洗浴多次。 ⑶用5%硫酸铜、2%硫酸亚铁、10%漂白粉混合液给病鱼洗浴,每次10分钟左右。此外还可用大蒜少许捣烂调入水中浸泡病鱼。用苦参在温水中浸泡出药液,在用净水稀释后浸泡病鱼20分钟左右。也可用艾蒿叶浸泡液调入净水浸泡病鱼,每)可用2%的食盐和3%小
每100公斤饲料添加土霉素20-30克、氟哌酸16-20克,连喂3-5天。外用药选择杀菌消毒灵(0.2毫克/升)和009速康(2毫克/升),连用2次。防治虾蟹烂鳃病,每100公斤饲料添加鳃病灵0.5-1公斤,连喂3-5天。外用药选择精碘(0.5毫克/升)、“二溴海因(0.2毫克/升),每周用药一次。烂鳃病的预防:(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粘细菌的孳生源,因此鱼池必须用已发酵的粪肥。(2)利用粘细
症状:观赏鱼体表受伤后由小型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在腹部两侧及尾柄)向外张开似松果,鳞的基部水肿,积有少量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物,稍一挤压便会流出,伴随有鳞片脱落,极易导致病原菌感染,发生局部溃烂。病鱼腹部膨胀,游动迟钝,常卧于水底或肚子朝上漂浮,呼吸困难,停止进食,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平时捞鱼时切勿伤害鱼体。发病初期添加新水可减轻病情。治疗方法有多种: ⑴用10千克
别急着下结论,先看看你小龟是不是以下的症状: 1、疥疮病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常存在于水中、龟的皮肤、肠道等处。水环境良好时,龟为带菌者,一旦环境污染,龟体受外伤,病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龟患病。 症状:颈、四肢有一或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疥疮,用手挤压四周,有黄色、白色的豆渣状内容物。 病龟初期尚能进食,逐渐少食,严重者停食,反应迟钝。一般2~3周内死亡。 防治方法:首先将龟隔离饲养。
龟腐皮病,是由单泡杆菌感染引起的。因饲养密度较大,龟互相撕咬,或者龟没能适应环境一直不停的爬,导致四肢和勃颈处皮肤磨损,病菌侵入后,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组织坏死。水质污染也易引起龟患病,如不即时治疗到后期会导致死亡。龟的皮肤的任何部位发生溃烂,病灶处肿胀肉眼可见病龟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治疗方法:症状较轻的,擦干表面水分,用金霉素眼膏或者红霉素软膏涂抹,每天1次。若龟没停止进食,可在食物中填加土霉素粉
每100公斤饲料添加土霉素20-30克、氟哌酸16-20克,连喂3-5天。外用药选择杀菌消毒灵(0.2毫克/升)和009速康(2毫克/升),连用2次。防治虾蟹烂鳃病,每100公斤饲料添加鳃病灵0.5-1公斤,连喂3-5天。外用药选择精碘(0.5毫克/升)、“二溴海因(0.2毫克/升),每周用药一次。烂鳃病的预防:(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粘细菌的孳生源,因此鱼池必须用已发酵的粪肥。(2)利用粘细
这是细菌性鳃病啦,感染细菌性鳃病的金鱼,最初的病征是食欲不振,常停在水面下,且呼吸急促,若是揭起鳃盖后缘,会见到呈白色的残缺锶丝。尤其在拥挤的鱼缸中,当水质变坏时,金鱼最易感染此症,且传染性很高,因此须隔离病鱼啦。治疗法是更换部分缸水,清洗过滤器和添加少许食盐入缸内,并停止喂食数天。食盐疗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变水中的渗透压,透过渗透作用的变化来杀死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也可直接使用市售的Ser
金鱼烂鳍病,多是由于水质不良,严重老化,缸池久不清理,细菌感染或换水太勤,刺激过多,金鱼抵抗力下降引起。烂处渐渐扩大,并有黄白色粉状物附着于溃烂处,鳍条充血,严重时散开呈扫把状,露出鳍条,并向肌肉蔓延。治疗方法:饲养金鱼的书中讲了很多,如用呋喃唑哃溶液浸泡,用低浓度孔雀石绿加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福尔马林浸泡等等,我家也养过金鱼,往往尾鳍越大的金鱼越容易得烂尾烂鳍病,那些方法我试过,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治疗好后,会长出来的,但样子不如现在好看了
烂鳍病是一种导致鱼鳍腐烂的疾病,尤其是背鳍和尾鳍。发病原因多由饲养水不洁,长期处于浑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或吃不饱导致相互撕咬而感染。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传染给其他鱼,治疗及时,还可以生出新鳍。治疗方法,1 买来黄粉按说明下入鱼缸,把鱼捞起手蘸黄粉往患处一捻,掉一些烂鳍也无妨,治好后还会再长,然后放入水中浸泡。2 每100升水0.2克呋喃西林粉浸洗病鱼多次可以缓解病情。3 每100
烂鳍病是一种导致鱼鳍腐烂的疾病,尤其是背鳍和尾鳍。发病原因多由饲养水不洁,长期处于浑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或吃不饱导致相互撕咬而感染。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传染给其他鱼,治疗及时,还可以生出新鳍。治疗方法,1 买来黄粉按说明下入鱼缸,把鱼捞起手蘸黄粉往患处一捻,掉一些烂鳍也无妨,治好后还会再长,然后放入水中浸泡。2 每100升水0.2克呋喃西林粉浸洗病鱼多次可以缓解病情。3 每100
引起烂尾病的细菌经常出现在恶劣的环境里侵害不健康的鱼。这些细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斑点、区域发炎和溃疡。对于这样的疾病,除非环境条件很满意,任何化学药物治疗都不是完全有效的。有几种以苯氧基乙醇、聚-氯-苯氧基乙醇或呋喃那斯为基础的专用处理剂,假如治疗不被耽误的话,它们可能有效。杀菌的化学药物如氯化苯甲烃胺(新洁尔灭),也能使用。所以,我劝你还是去买药吧,鱼市有卖这些药的。 一种方法:你可以换水1
鱼有病不易治,因为病鱼的体质都是很虚弱,如果用药不当鱼病会更严重。鱼病主要是水质长期不好引起的,要养好鱼关键的是过滤,过滤就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鱼便产生的,也只有把鱼便的氨除掉才能保持水体的稳定更适合鱼类生存,鱼也才能健康而少病。如果过滤效果不好水体的氨含量就高,鱼长时间生活在有氨毒的水体里,体质会慢慢变得虚弱就很容易受到水里病毒的侵害。有些危害不是一下就显示出来,而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
烂鳍病是一种导致鱼鳍腐烂的疾病,尤其是背鳍和尾鳍。发病原因多由饲养水不洁,长期处于浑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或吃不饱导致相互撕咬而感染。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传染给其他鱼,治疗及时,还可以生出新鳍。治疗方法,1 买来黄粉按说明下入鱼缸,把鱼捞起手蘸黄粉往患处一捻,掉一些烂鳍也无妨,治好后还会再长,然后放入水中浸泡。2 每100升水0.2克呋喃西林粉浸洗病鱼多次可以缓解病情。3 每100
烂尾 症状: 烂尾、破尾、融尾,分叉等。 烂尾是非传染性疾病,但细菌有可能透过水传拨,不好的水质会倒是斗鱼的抵抗力降低,而感染到烂尾。烂尾在早期很容易治疗,也很容易判断,在鳍上发现小洞、分叉时,先将病鱼隔离、每一公升水中加入1/4白色免洗汤匙的粗盐,保持水质乾净,多换水几次后,细菌可以很容易被移除。 如果加入粗盐后,情况没有好转的话,您可能就必须要开始用抗生素治疗,比较通常的方法是使用含有四
龙鱼\虎鱼属于热带鱼,患病的原因多是由于水质不良或短时间内饲水温 差变化过大造成。此外每年的春秋季节,热带鱼都存在一个人工保温和自然温度相互过渡的问题,如果交接不顺利,也会诱发疾病。1.白点病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 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 面,投饵不食。防治方法:
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应该是刚开始养银龙鱼的朋友碰到的比较多,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观赏鱼的鱼鳍烂掉了,有两种主要的原因。第一种是水质比较差,导致他们不适应,慢慢的把鱼鳍缩起来,然后慢慢的烂掉。这是一个过程,相对来说没那么快。主要的应对措施自然是水质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在刚刚买过来的银龙鱼,我们要把它放到鱼缸里面,需要进行“过水”这么一个操作。也就是把装鱼的袋子放在水里面泡一下,
龙鱼\虎鱼属于热带鱼,患病的原因多是由于水质不良或短时间内饲水温 差变化过大造成。此外每年的春秋季节,热带鱼都存在一个人工保温和自然温度相互过渡的问题,如果交接不顺利,也会诱发疾病。1.白点病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 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 面,投饵不食。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