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鱼在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有什么特征?

创建时间 2023-05-13 02:54:44

问题描述

金鱼在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有什么特征?
医生回答
宠问吧特约宠医
宠物猫、宠物狗、宠物问答、宠物百科、宠物周边等宠物知识

(一)仔鱼阶段

仔鱼阶段是指从孵化出膜至卵黄囊消失的这段时间,其体长可由刚孵出时的0.2厘米左右长到0.9厘米左右。刚从卵膜出来的鱼,各器官的发育都不健全,特别是表现在消化器官和各鳍的发育上。

出膜后的两三天内无力作水平游动,只能借位于胸鳍旁的附着器官将身体悬挂在鱼巢或池壁或其他养鱼容器的壁上,也有极少数匍匐于水底,这时只能靠吸收其卵黄囊中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3天左右卵黄囊的营养被吸收完毕,各鳍的发育已较健全,消化器官也具雏形,仔鱼已可作水平游动,开始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

此时仔鱼便进入了幼鱼阶段。

(二)幼鱼阶段

幼鱼阶段是指从金鱼开口(即开始摄取外界食物)始至性腺成熟前,这段时间约需1年,其间体长可由约1厘米长到6~8厘米,生长发育好的,也可长到10厘米以上。

进入幼鱼期后,从外界摄取食物,这些食物即是金鱼的开口饵料。有无合适的开口饵料,决定幼鱼的成活率高低和成活下来的个体能否健康成长,对金鱼成活数量、质量的影响也极大。

幼鱼以轮虫、草履虫等小型的、易于消化的浮游动物为饵料。若水体中缺少这类小型的浮游动物,可选用悬浮性强、微型颗粒的鲤科鱼类的开口入土饵料或熟鸡蛋黄的细末来代替。

(三)成鱼阶段

这个阶段较长,包括1龄鱼、2龄鱼……直到亲鱼阶段。这个阶段食物的品种很多也很杂,常见的有较大型的浮游动物和各类植物等的碑屑以及水蚯蚓、麸皮、大麦、豆饼和人工配合饵料等,也食附着于池壁等处的青苔等。

金鱼食性较广较杂。但要做到真正掌握其食性的特点,保质保量地把金鱼养好是很不容易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1)鱼类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要求不同因而对饵料成分的要求也有不同,故必须根据生长需要,适时调整饵料中蛋白质等的比例,以保证饵料的质量。

没有合适的饵料是不能把金鱼养好的。试验证明,1龄鲤的饵料中,蛋白质的比例不应少于1/3,2龄鲤的饵料中,蛋白质成分占13.5%就可以了,生殖腺首次成熟以后的鲤鱼,其饵料中蛋白质的成分还可以更少些。

这对考虑金鱼的饵料搭配或合成饵料的配方很有参考价值。因为鲤科鱼类的食性与金鱼基本相同。

(2)养好金鱼的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要有鲜丽的色彩,才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故饲养金鱼者很强调在“老水”中养金鱼,因为在“老水”中天然饵料种类多,营养成分又齐全,有利于金鱼体内各种色素颗粒的形成和积累。

如果在投饵的同时再补充些胡萝卜素,金鱼体内红色素的积累就显著增加。反之。如果让金鱼长期饥饿,则其原来艳丽的色彩便会逐渐变得暗淡。

这是因金鱼饥饿时,依靠消耗体内的“贮存”来进行新陈代谢,色素颗粒也被消耗掉。在饵料中营养成分单调,长期缺乏维生素A时,金鱼身体虽不会消瘦,但原有色彩则必然减退。

(3)金鱼越冬。水温在2℃以上时,还能吃食,可适当投饵,水温若在1℃时,几乎不吃食,习惯上一般不投饵,主要就是靠消耗鱼体内积存的脂肪等来维持生命,故鱼体都会消瘦一些。

这就要求在秋季金鱼食欲旺盛时,饵料中要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使金鱼体内多些“贮存”,以便顺利度过冬天,同时对翌年春季迅速恢复体质和亲鱼成功地进行产卵繁殖后代很有帮助。

相关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