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钓线的选择
钓黑鱼的线可以用直径0.5毫米的多股锦纶线或开发丝,如鞋底线粗细。开发丝钓2千克以下的黑鱼一般不会断线,超过2千克以上的黑鱼,开发丝就很容易断掉。
如果用鞋底线那么粗的多股锦纶线,一般钓4千克左右的黑鱼不太容易断线。线长需要4~7米,也可根据具体河的深浅决定线的长度。
2、插片
插片可以用毛竹片做成。插片的长约20厘米,宽2.5厘米,厚约1厘米,插片的一头是尖的,便于插入土中。另外可以选用树枝,树枝长20厘米,如大拇指般粗细,用刀把树枝的一头削尖,然后把钓黑鱼线的一头缚在插片上或树枝上,线的另一头只要缚住鱼钩就行了。
3、钓黑鱼的鱼钩
钓黑鱼用的鱼钩最好选用结实的长柄大钩。长柄大钩便于开发丝或粗的锦纶线缚钩子。人们在缚鱼钩时应该对鱼钩进行检查,鱼钩太软或用手一掰就折的鱼钩不适用于钓黑鱼。
缚钩时必须把线缚牢,这样黑鱼上钩时不容易脱钩,因为黑鱼一旦上钩,必将拼命挣扎。选用国产的长柄鱼钩钓黑鱼就可以了。
4、钓饵的选择
钓黑鱼的钓饵有很多,如小鱼、小虾、青蛙、泥鳅等。首先要选活的黄鳝或泥鳅,粗细如成人的中指或小指。把它们的头和尾去掉,然后用剪刀将其剪成长约3厘米的一段就行了,里面的内脏去不去掉都可以,再把鱼钩钩在黄鳝段上,钩尖露出来。
钓黑鱼大都用黄鳝段去钓,因为黄鳝段肉质硬,不容易在钩上脱掉,黑鱼特别喜欢吃,故经常钓到0.5~4千克的黑鱼。用黄鳝段或泥鳅段作钓饵,不但能钓到黑鱼,还能钓到一些其他肉食性鱼类,如甲鱼、河鳗等。
活泥鳅钓黑鱼效果更佳。选长约5厘米的小活泥鳅,鱼钩钩在泥鳅的尾部,鱼线上离钩8厘米处固定一个80克左右的铅坠,也可用螺丝帽代替铅坠。
用活泥鳅钓黑鱼比用黄鳝段钓黑鱼要麻烦,但效果更好。
扩展资料:
黑鱼生活习性:
黑鱼属于淡水底栖性的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或淤泥底质的水域中,遍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水田等水域,对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对溶氧量、水温以及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当水体中缺少氧时,能够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在水面进行呼吸。黑鱼在0~41℃的水温下都可以生存,16~30℃是黑鱼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
当春季水温恢复到8℃以上时,通常会活动于中上层的水体中;
夏季时节黑鱼多活动于上层的水体中;当秋季温度低于6℃时,此时黑鱼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层的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埋在淤泥中越冬。
由于黑鱼的跳跃能力很强,所以经常会发生逃逸现象,天气闷热,雨水冲击,涨水等都会造成黑鱼的逃逸。
参考资料来源:
1.钓明这是春末夏初的钓法。此时,越冬后的黑鱼,从深水游到浅滩边的水草中晒太阳(晒花),人们时常可以见鱼背露出水面。这是垂钓的好时机,钓手要做到眼尖、脚轻、不惊动黑鱼,钓手衣着穿浅色,钓饵也要非常轻地准确落在黑鱼前方8-10厘米处。活饵也要非常轻地准确落在黑鱼前方8-10厘米处。活饵拴法一定要得当,以蛙为例,将钩从其背部刺入,钩尖落在蛙嘴中,再将蛙的两条后腿拴在钩柄上,做成跳状。黑鱼吞钩后,会吐出
冬天不活动,都在泥里埋着过冬,钓不了
1、首先是装备的选择,先说杆,,杆子要用路亚杆,最好是实心的,,普通的海杆是经不住操练的,杆子建议选择轻便硬调的,轻是为了多多挥杆不累人,连续抛投可是个力气活,,硬调是为了起鱼时发力更猛,好让钩子穿透骨头.要注意的是,过硬的杆子远投能力会有一定下降.2、 再说轮子,最好是水滴轮,鼓轮也不错,纺车轮不怎么样,这是有原因的,听我告诉你,,水滴轮和鼓轮使用难度较纺车轮高,这是它们的缺点.也有人说它们的远
1.钓明这是春末夏初的钓法。此时,越冬后的黑鱼,从深水游到浅滩边的水草中晒太阳(晒花),人们时常可以见鱼背露出水面。这是垂钓的好时机,钓手要做到眼尖、脚轻、不惊动黑鱼,钓手衣着穿浅色,钓饵也要非常轻地准确落在黑鱼前方8-10厘米处。活饵也要非常轻地准确落在黑鱼前方8-10厘米处。活饵拴法一定要得当,以蛙为例,将钩从其背部刺入,钩尖落在蛙嘴中,再将蛙的两条后腿拴在钩柄上,做成跳状。黑鱼吞钩后,会吐出
黑鱼性格凶猛,是比较好路的一种对象鱼。注意事项:黑鱼警觉性高,切勿靠标点太近或者发出饵落水以外的大动作声音。标点选择:重草区的亮水处,浮萍覆盖的水面。路亚黑鱼选择硬一点的杆子,H或MH硬度的最好。线也用粗一点的,3号4号甚至5号PE都可以。路黑鱼最好的饵是雷蛙,因为黑鱼多数在重草区,雷蛙防挂,在重草区可以说畅通无阻。中鱼后,硬竿子和强力线可以大力地把黑鱼从重草区拉出来。黑鱼不适合溜鱼,因为溜鱼过程
黑鱼在水温低于12度以下就会停止进食,进入冬眠期,想要在今年钓黑鱼,那么现在是今年的最后一个好时机。虽然黑鱼是肉食性鱼类,但它不会主动寻觅鱼类,而是潜伏在小鱼经常活动水域中伏击过路的鱼类。故而钓黑鱼,一定要善于选位用饵,且因为黑鱼力道凶猛,钓组搭配都要重视。
黑鱼晚上是咬钩的,可以晚上钓黑鱼。黑鱼的食性: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黑鱼的游动速度缓慢。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
可以。不同类型钓场攻略1.水草边缘、芦苇丛边将雷蛙平行抛向远处水草边缘、,芦苇丛边,落水后略停三五秒等鱼来咬。如无鱼,竖起竿尖略向前倾,小抽点拖一二下,与操控撞水路亚的手法基本相同,使雷蛙震动形成前进方向的箭型水纹,诱鱼攻击!拖拖停停,搜索整个目标区域,单从水草等重要标点慢一些,多停留些时候,亮水区域等非重要标点可快一点,甚至忽略。通常黑鱼会在雷蛙停顿的一刻发动雷霆一击!水面轰隆一声巨响,水花四溅
可以的,但上鱼的机会较小,傍晚时是最好路亚的时候。路亚是凭手感判断有没有中鱼,而普通雷蛙是偏视觉多一点,你需要买一个夜光雷蛙。要不然听到爆口就抽,脱钩几率很大。一、出钓时机的选择路亚黑鱼的出钓时机要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而定。黑鱼又名乌鱼、乌鲤、乌棒、孝鱼等,它的适应能力、耐低氧性、繁殖能力均很强。其生性凶猛,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大量捕食小鱼、小虾、青蛙等。黑鱼春夏秋三季因气温水温高而显得活跃。按 季
晚上可以钓,但是口肯定不好!上鱼的机会较小,下边两个方法可以一试本人比较喜欢路亚黑鱼清晨傍晚时是最好路亚的时候。路亚是凭手感判断有没有中鱼,而普通雷蛙是偏视觉多一点,你需要买一个夜光雷蛙。要不然听到爆口就抽,脱钩几率很大。一、路亚路亚黑鱼的出钓时机要根据黑鱼的生活习性而定。黑鱼又名乌鱼、乌鲤、乌棒、孝鱼等,它的适应能力、耐低氧性、繁殖能力均很强。其生性凶猛,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大量捕食小鱼、小虾、
黑鱼晚上休息
这个我来答 钓黑鱼很容易 因为黑鱼很凶猛所以它不顾一切 …拿结实的鱼杆(用竹竿最好)和线大号钩 用泥鳅或青蛙甚至棉花青草都能钓起黑鱼 方法把泥鳅穿好后轻轻放在黑鱼窝上方水面拿起放下 一班这样不出三下黑鱼就嘿嘿 那种鱼上钩的心情 埃呀 多少年 记忆在心… 这是我的经验 朋友不防钓着黑鱼后抽空告诉我一下 让我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希望不要那么小气我971800896谢谢 现在外面下好大的雨我真有出去抓鱼
确定钓点有黑鱼可用路亚杆挂假青蛙(雷蛙)打出后均匀收线反复操作就可能钓到。
要分时候的,春季的时候水温低,中午太阳晒得最厉害,黑鱼都在水面晒太阳,所以初春的时候中午好钓,夏秋季节有太阳的中午我的感觉是不好钓,反而是早上的时候黑鱼觅食高峰期。
海竿配假青蛙(雷蛙)钓黑鱼,钓组的绑法:1、根据目标黑鱼的个头选择大小合适的假青蛙(雷蛙),假青蛙上搭配1-2只三角锚钩即可。2、假青蛙的连接环(双环)处挂入高速转环。3、高速转环的一端连接假青蛙的连接环,另一端连接钓线。钓线系死扣或者用小号别针连接高速转环。4、组装完成后即可垂钓,可以像蜻蜓点水那样让假青蛙拍打水面刺激黑鱼攻击假青蛙。也可以像路亚钓法那样拉动假青蛙游过钓点吸引黑鱼的注意。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刺穿,你回鱼的时候是不可能那么猛烈导致断线的,如果能用舌头将雷蛙顶出来,那基本不会断线,直接脱钩,所以如果正口刺穿上颚,那雷蛙就算吐不出来,黑鱼也不会死。但是能咬断线,那就不是正口打上颚,基本就是深喉,一旦深喉,雷蛙卡在喉咙里逃脱,不用等黑鱼用舌头顶出雷蛙,黑鱼就被水呛死了,我见过别人清塘出过嘴上挂着雷蛙的黑鱼,雷蛙深喉必死无疑
一、竿梢绳(鱼竿顶端的蛇口绳)的系法 1.打一个接近竿梢的结,不要系紧。2.将线头穿出来,再绕一圈。3.拉紧绳子。有条件的可以滴几滴502胶水更佳牢固。二、鱼线连接竿梢的绑定方法1.将鱼线一头对折,穿入太空豆(没有太空豆另想其他东西代替,笔者身边刚好 也没有太空豆了,用小孩子玩具汽车上的轮胎软塑料自制的哦。呵呵!我觉着 绕线圈上的泡沫也行哦。)其实不用太空豆本人也觉得是可以的,一般不会脱落 的。
雷强还是温度高点好,黑鱼有攻击性,活力也大,打雷下雨天有危险,还是在家歇歇吧。夏天也要避免高温坐钓,我去年都晒脱皮了,还容易中暑,在享受雷强刺激的同时,钓友们也要做好防护,安全第一,合理安排时间出去玩耍
dnf近日更新的钓鱼活动中玩家可以钓到黄金鲤鱼这个稀有的道具,下面我们将为玩家们介绍钓黄金鲤鱼的技能攻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选择正确的鱼饵 在圣诞老人的商店...
能。但成功率不大。黑鱼18度以下不太活跃。黑鱼,是乌鳢[lǐ]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