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虎皮鹦鹉。
1、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
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鸟,品种繁多,顽皮可爱,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86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才会如此的普遍。
2、人工饲养
虎皮鹦鹉人工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笼饲养。
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
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
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
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
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
中国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
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
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
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
中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
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
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
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
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
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在南方饲养虎皮鹦鹉,四季都可繁殖,但是如果夏季温度过高,还是建议不要让亲鸟抱窝。
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
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
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你好,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体型的。不过据我所知,有玄凤鹦鹉中的 白子与黄化配对后,可能产下你说的,全身白色,头部黄色羽毛。另外一种则是 小葵花鹦鹉,全身白色,头上有一个黄色的小翘辫羽冠。葵花鹦鹉白子与黄化杂交望采纳!!!
变异品种吧= =(开玩笑)可能是基因变异或者是它白的那只眼睛天生有问题(瞎的,白内障什么的)
根据大小和价格区分 几十块钱一对的就是虎皮鹦鹉(比较小) 如果贵点就是绯胸鹦鹉或者亚马逊鹦鹉之类的 都可以吃谷物和水果
是“四蹄踏雪”吧。因为四个爪子都是白色的,身上大多是黑色,就像四个脚踩在雪地上一样,因此得名。 这种猫不像暹罗猫、苏格兰折耳猫、俄罗斯蓝猫什么的是一个品种,而是像“鞭打绣球”、“奶牛猫”(身上只有黑白两色像奶牛一样)、“玳瑁猫”(身上的颜色像玳瑁的壳儿一样是黑、褐、黄、棕混合)、“三花儿猫”(身上的颜色大多为白、黑、黄三种)等等一样是个被大众一致这样称呼的普通家猫品种中的一种的统称。 一般来说四只
泰迪 追问 你见过有这样的 泰迪吗 追答 呵呵,你有没有图,我猜的 追问 没有 我在街上看到的 觉得挺可爱的 想问问是什么品种的狗 追答 无语,好吧,你就可劲儿喜欢吧,我也不知道
掉了或者还小,没长出来
泰迪现在养的比较多,相较体型差不多
应该是中毒了,马上送宠物医院!如果没有 ,那就比较危险了,洗澡,喝水
绯胸鹦鹉绯胸鹦鹉体形中等,体态优美,羽色艳丽,由于上体羽毛以绿色为主,又被称为绿鹦哥。它的体长为22—36厘米,体重为85—168克。雄鸟的头部为葡萄灰色,眼睛周围为绿色,前额有一条窄窄的黑带延伸至两眼;羽色大体为上绿下红,颏为白色,喉和胸葡萄红色或砖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黄色,嘴壳粗短,很像老鹰的嘴,上嘴弯曲,呈珊瑚红色,下嘴褐色,嘴的先端为象牙色,脚呈暗黄绿色或石板黄色。尾羽狭窄而尖长,尤其是2
猫头鹰狼—马││┆蛇————兔子┄草│┊┗—鸟—————蚱蜢给你加个草
这样看应该是皮肤病,及时就医。先去医院看医生是怎么说的,如果说是螨虫或是皮疹之类的,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就算打了针剂,过些时还是会发的,也要注意伤势的干净卫生,还有就是狗狗睡觉的地方要经常消毒。螨虫病应尽早治疗。越早确诊治疗,效果越好,如果在发病初期就给狗狗注射绿伊菌素,通常一两针就见效了,狗狗可以少受罪,主人花的精力也会少很多。如果螨虫已经很厉害了,就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刚开始的时候红点蔓延得很
兔子 “畜”是说牲畜,生肖里有的包括牛、兔、马、羊、狗、猪 ,牛是偶踢,也就是蹄子分两半,马是单踢,蹄子是整个的,羊、猪是四踢。狗爪子有4~5个。
别急,眼睛的话顺其自然,羽毛也别慌,过几天你会发现它长出像鸡皮疙瘩般的羽管,然后会出现些小绒毛,几乎每天都会有变化,在你手养过程中,它长出了飞羽,不要急着剪,还是那句话顺其自然,,飞行它会自己在点点滴滴中学会,手养的牡丹会非常亲人,但还是会逃走,就算学会了飞手也一样,我就有过经历,所以说。等它自己慢慢能飞到你够不到的地方时,你就可以剪羽了。记住,手养要注意营养。。。。。。推荐个宠物鸟论坛cpb那里
黄喙鹦鹉
绯胸鹦鹉绯胸鹦鹉体形中等,体态优美,羽色艳丽,由于上体羽毛以绿色为主,又被称为绿鹦哥。它的体长为22—36厘米,体重为85—168克。雄鸟的头部为葡萄灰色,眼睛周围为绿色,前额有一条窄窄的黑带延伸至两眼;羽色大体为上绿下红,颏为白色,喉和胸葡萄红色或砖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黄色,嘴壳粗短,很像老鹰的嘴,上嘴弯曲,呈珊瑚红色,下嘴褐色,嘴的先端为象牙色,脚呈暗黄绿色或石板黄色。尾羽狭窄而尖长,尤其是2
金刚鹦鹉
猫咪咕噜咕噜的声音代表心情好、舒适、喜欢你、想和你玩,或者是生病疼痛等,大多数时候猫咪在舒适放松的时候或者是身体感到不适,就会发出这种咕噜咕噜的声音,可以安抚情绪、缓解不适。提示:如果猫咪经常无缘无故发出咕噜声,那么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最好带猫咪到宠物医院检查下。
猫咪嘴上长肉芽肿主人需要在饮食方面改善,多喂食温开水,避免喂食干燥或是容易上火的猫粮,适量喂食抗生素,可以帮助猫咪补充体内抗体。 猫咪肉芽肿的解决办法 1口腔卫生: 主人需要注意猫咪的口腔卫生,在猫咪吃了食物后,最好能够喝点温开水,顺道清洗一下牙齿。引起肉芽肿的原因有很多,口腔卫生非常重要。 2.饮食: 主人
乌龟尾巴下面出现了黑色的东西应该是脱肛了病因:1 患龟体内缺乏矿物质(钙、维生素、微量元素) 2 肠炎3 激素水平过高,特别是在发情期。4 体制弱症状:正常的龟,性成熟的雄性阴茎,在繁殖季节交配时,阴茎外露与雄性交配,交配结束 后,阴茎缩入泄殖腔内。有些雄龟的阴茎偶尔外露,立即又能缩回。不正常的雄龟,阴茎外露后,不能及时缩回,外露时间较长,被其他龟咬伤或被异物擦伤、也有因外露的时间过长组织坏死,引
应该是白毛病或者是气泡病,如果是气泡病就是水太凉温差大或者没有晾水或者是水中溶氧量太高。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水霉菌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开始寄生于表皮,逐渐深入肌肉,吸取鱼体营养,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丝(肉眼可见棉丝状)。寄生部位伤口发炎充血、坏死、溃烂;病鱼常利用缸壁、石砾或水草摩擦患处,最后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伤、冻伤的幼鱼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鱼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