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
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YDF白点克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
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每天可用15克/吨鱼大夫硝汞绿侵洗鱼3-7天。可取得良好效果YDF鱼大夫会对你有很大帮助的。
应该是水质有问题换新鲜晾晒好的水,用头孢胶囊粉末2-3粒大概一星期左右就可治愈
金鱼身上有白点可能是以下两种原因:1、寄生虫:可能是寄生虫附着在金鱼的体表,主人可以将金鱼身上这些寄生虫擦去。2、白点病:一般是因为水温过低或水质不好而导致金鱼被小瓜虫感染,从而导致身上长出小白点。 提示: 当金鱼患上白点病时,主人要立即将患鱼隔离,然后换水,换水时不可以用自来水直接换,要将自来水放置1-2天后再进行换水,最好分三次换水,防止金鱼不适应,然后提高水温至25-28度,如果想金
锦鲤沉底不游可能是因为以下五点原因:1、在睡觉,锦鲤也是需要休息睡觉的,在睡觉的时候它们就会沉底,属于正常现象;2、水质差,可能是因为长期没有换水,导致水质变差,从而出现这种现象;3、缺氧,可能是因为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水中含氧量不够。4、水温过低,锦鲤喜欢的水温是20-32℃,如果水温过低的话就会出现趴缸的情况。因为缸底的温度会比上层的温度稍微高一些,所以温度过低的话锦鲤会聚堆躲在缸底。5、疾病原
那是不可能的,锦鲤的白点病(小瓜虫病)是水生鱼类外寄生虫疾病,只有鱼类会得。而且小瓜虫对温度很敏感,水温超过30度成虫幼虫虫卵就死掉。
锦鲤鱼身上起白点应该不会传染人,百度没有相关的记录。
那是不可能的,锦鲤的白点病(小瓜虫病)是水生鱼类外寄生虫疾病,只有鱼类会得。而且小瓜虫对温度很敏感,水温超过30度成虫幼虫虫卵就死掉。
引发锦鲤烂鳃病的主要病因有三种:一,细菌,鱼害黏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细菌性烂鳃病 鳃病症状:(1)由鱼害黏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带泥,严重时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的小洞,俗称“开天窗”(2)由真菌引起的鳃霉病,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此病常使鱼暴发性地死亡,镜检会发现鳃
鱼苗出现死亡有可能是温度不适应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细菌感染了造成的,这就需要你找明原因,以后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以免带来损失。
有可能是锦鲤常见的一种病烂尾病烂尾病由柱状黏球菌引起,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整个尾鳍烂掉,病鱼仍活着,使锦鲤观赏价值降低。或者是受伤,如果只是受伤的话没什么问题,保证好水质肯定会长好的,一般最少保持2个月。如果是发炎用1%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鳍条破裂处,每天1次,连续3~5天,并结合皮肤发炎充血病的方法防治。
1、喂养不当导致:给金鱼喂养过多,或喂了颗粒过大,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金鱼消化不良或缸里水质变差而翻肚皮。用户应该立即停食,及时捞出水面剩下的饲料和脏物,更换水质,加大缸内的过滤,然后进行爆氧处理即可。2、温差过大导致:金鱼生长的水温,突然升温或降温,导致引起的骤然温差,使金鱼身体不适,造成金鱼翻肚皮。用户需要进行保温措施,将饲养金鱼的鱼缸的温度保持在25—27度之间,然后爆氧,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救
这些鱼都是土塘出的,金色的是得了烂鳍病的龙凤黄金,红色的是锦鲫(草金串的)。锦鲤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胡须,有须子的才是鲤鱼或锦鲤,你正好说反了。
去宠物医院检查一下吧,大概率可能是皮肤感染引起的红包,自己在没遇到这种情况的前提下还是去下宠物医院比较好。
鱼池结构设计不合理 无过滤系统 过滤系统不满足鱼池的需求 封闭小水体环境 饵料残渣、鱼粪便、落叶鱼体分泌物尿素氨氮废物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超标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缺氧COD低有害细菌病毒繁衍 滋生有害物质
白点病吧,我家金鱼以前也这样,后来去买了药,就消了。不处理可能会死的吧
有可能是锦鲤常见的一种病烂尾病烂尾病由柱状黏球菌引起,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整个尾鳍烂掉,病鱼仍活着,使锦鲤观赏价值降低。或者是受伤,如果只是受伤的话没什么问题,保证好水质肯定会长好的,一般最少保持2个月。如果是发炎用1%孔雀石绿水溶液涂抹鳍条破裂处,每天1次,连续3~5天,并结合皮肤发炎充血病的方法防治。
一、锦鲤鱼病(五种常见的锦鲤鱼病)1。真菌性疾病:肤霉病(水霉病、白毛病):锦鲤患肤霉病的原因,主要是捕捉、搬运时操作不小心,擦伤皮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以致水霉的孢子侵入伤口而感染。当水温适宜时(15~25度左右),3~5天就长成密集的菌丝体,感染数量很多时会导致病鱼的死亡。 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早春是流行季节。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当孵化水温低时,在鱼卵上极易发生
白点病 你停食知道吗?低于15度就应该停食了。你还是先把鱼缸升一下温 还好你不是用池养
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是由于水温降温剧烈造成的,加温吧!加到25°到28°,一星期左右就掉了,然后水温慢慢降下来。
会不会是缺少阳光,在水里或长期避光的环境待久了
应该是得了赤皮病。变白是因为肉腐烂后感染水霉引起的。 症状为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背鳍或全部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呈破烂的纸扇状(又称蛀鳍);有时病鱼的上下颚和鳃盖部分充血,现块状红斑,有时也充血发炎。 在鳞片脱落处和鳍条腐烂处往往长有水霉。此病流行区域比较广,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出血症并发。当鱼体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