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组。竿长竿短依钓位而定.选0.25~0.30mm强力线作主线,主线下端系结8字环以便随时更换钓钩。用6-7号伊势尼钩。
脑线选0.2大力马软线系单钩(脑线尽量选择细且牢固的,便于鱼吸饵又不至断线跑鱼),脑线长8~10cm。铅皮坠的重量以鱼钩能迅速沉底为准,轻则沉底太慢常遇小鱼半空拦路抢劫,固定铅皮座的太空豆要拉开30厘米左右,便于铅坠滑动,以便鱼吸饵。
浮漂大多使用流线型漂身,长漂脚细长尾的台钓硬尾漂,(笔者多用姜太公6#漂)调漂稍钝,(因为是通芯坠,实际漂相很灵)漂尾露出水面约5cm,过多不好,因为漂尾露出水面的长度和漂尾的粗细决定风力对漂讯的影响。
二.天气:持续多日的晴好天气,最好是温度持续上升的天气.有钓友说钓黄尾是苦行业,就是说越热越好钓.有风比无风好,2-3级风力最好,除西风外任何风向都好钓.大雨前一天不好,但也能钓.雨后涨水厉害一般不好钓,要等水位稳定后2-3天再钓(黄尾太谨慎,不轻易近岸). 三.选钓位。
根据黄尾的特性,钓位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背风或迎风面最好,侧风以不大于4级为佳,无风的死湾不宜垂钓。2.宜选沙底或硬黄泥底,水深2.5-5米左右的地方,不选乱石多的地方做窝。
3.底部最好有稍缓的自然前斜度,但不能太陡,太陡不利于窝子留底,太平坦不方便鱼就饵,因为黄尾喜欢挨着斜坡游动觅食.4选回水湾或湾子与大水面交界处,不选主航道。
5.不选前一天垂钓的老窝,黄尾一般不进老窝子,但是在老窝子旁边打窝不受到影响。当然,不管在什么样地点选钓位,自身安全必须考虑,绝不可冒险。
四.窝底料和钓饵。1:主窝料,钓黄尾的主窝料一般以菜籽饼,面粉为主,剩饭,碎米,小鸡料,。以下是笔者常用的一天用量配方:2公斤菜籽饼,1公斤面粉,500克剩米饭,200克酒泡米,300克小鸡饲料,一瓶麦芽啤酒或150克曲香型白酒。
于出钓的前一天晚上拌匀并密封进行12小时以上时间的发酵。施钓时取钓场水拌和至用力捏紧不会散开为宜,也可以在水边做散化试验(入水5-8分钟开始化,20分钟内全化开)。
散开太快增加面粉,太慢增加菜籽饼。2:辅窝料,一般主窝料下去后一小时左右没有鱼进窝就要下辅窝料,辅窝料在主窝料的基础上加精,笔者一般加九一八和酒米.雾化要快,以打下去可以形成雾化拄为佳,(也就是形成立体雾化区,以增加诱惑效果)有鱼进窝在钓的过程也要看情况下辅窝料,一是留鱼一是继续诱鱼进窝.但是正在钓鱼时加辅窝料一定要轻,不可惊鱼.众钓友钓黄尾时一色使用蚯蚓. 五.施钓。
首先用钓组试出钓位的距离和水深,调漂架竿定位。取主窝料做成鸭蛋大小饵团5-8个,于距离漂点一米左右一字排开投入水中一(因为钓点底部向前倾斜,饵团入水后缓缓向前滚动,直达鱼钩落点处,我们称为“近投远钓”)。
蚯蚓的装钩方法:左手捏住尾部,钩尖自其尾部1厘米处刺进去穿满钩,钩尖不外露。这样蚯蚓在水中活动的时间长,诱鱼效果好,钩上的蚯蚓死了要即时更换。
黄尾入窝很少发现鱼讯,不能单凭水面情况来判断有没有鱼入窝,如果一开始有小鱼闹钩后来又慢慢停止且水面没有冒水泡现象,这表明黄尾大驾光临。
所以我总希望钓位上一开始有小鱼闹钩,黄尾鱼喜群游,施钓时要注意,黄尾就饵的漂讯首先轻点三两下,接着慢慢匀速下沉,此时迅速抖腕抬竿十有八九中鱼。
如果轻点几下浮漂就直接上送,这时也应提竿,但中鱼率不高(除非不是黄尾)。钓黄尾鱼提竿的动作和其它鱼基本相同,但它个体较大,反应强烈(今年中钩的大都在400G~1200G左右,太小或太大的个体很少钓获),中钩后要尽快引鱼出窝,用抄网接住在旁边取鱼,避免在钓位后方跑鱼。
因为黄尾一旦脱钩便直冲水底正好穿越窝内,同时,排出的腺体逃跑信号带领窝内鱼群集体“越狱”并留下危险信号。此窝再发也就很难了,所以跑鱼是钓黄尾的大忌, 万一跑鱼砸了窝,应立即补窝耐心等待再次发窝。
黄尾身上的黏液很滑,一般戴手套方便取鱼(笔者的一双手套用剪刀剪除拇指和食指部分,不但取鱼方便,装蚯蚓也不误事,可以一直保护手。
)黄尾发窝后整个垂钓过程要迅速连贯,有时两三支鱼竿此起彼伏,应接不暇,这种状况称为“大发窝”。当连续起鱼后出现“稍息”现象,取乒乓球大小辅窝料团两三个送入钓位立即补窝,挽留剩余的鱼群,不必担心补窝会惊鱼。
有时补窝后还未来得及洗手又有漂讯,钓友仍戏称“立时放盐立时咸”。有钓友用岸边的红黄泥就水搅和投入窝内也可以达到补窝效果,有时候一天几次“大发窝”,技术熟练的钓友一天获鱼百十斤是常事。
重点注意事项:1吃口要尽量老一点.2中钩要迅速领鱼离开窝.3抄网接鱼. 漂象:轻点,稍送,缓缓下沉. 高手钓黄尾以养窝为重点.我们钓黄尾时,不一定开竿上鱼,有时候从早上到午后也没有鱼讯.所以钓友们心态要好,稍安勿燥,耐心守侯.一旦有黄尾到了即是丰收的希望来临。
持续多日的晴好天气,最好是温度持续上升的天气。钓黄尾鱼选择钓位是非常关键的,因季节不同而使选择钓位略有差异,在每年的早春之后,清明前选择向阳、坡度较陡、水底有乱石杂物,水深在3~4米的地方。清明节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要选浅滩及深浅结合部,坡度较平缓的位置,水深在1.2~1.5米处下钩,钓法上先找底后钓浮,根据鱼群所在的泳层,钓不定位的深度,即在哪个泳层有鱼就钓那个泳层的鱼。
找桥墩处,或者水比较深的地方,把鱼钩放到接近水底的深度,这样容易钓到黄骨鱼。
持续多日的晴好天气,最好是温度持续上升的天气。钓黄尾鱼选择钓位是非常关键的,因季节不同而使选择钓位略有差异,在每年的早春之后,清明前选择向阳、坡度较陡、水底有乱石杂物,水深在3~4米的地方。清明节后随着气温的上升,要选浅滩及深浅结合部,坡度较平缓的位置,水深在1.2~1.5米处下钩,钓法上先找底后钓浮,根据鱼群所在的泳层,钓不定位的深度,即在哪个泳层有鱼就钓那个泳层的鱼。
今天阀杆钓到的,四五两的样子,出水前生龙活虎,出水后蔫不拉鸡。。。背上和左右两侧有昂刺鱼的三根刺,但是比昂刺鱼的刺短而嫩,像退化了似的;颜色跟昂刺鱼一样是黄绿色的,胡须跟鲶鱼似的,尾巴跟鳗鱼似的。。。BTW:怎么上图啊?
黄颡鱼又称黄腊丁、黄牯、黄鳍鱼、嘎牙子等。其肉质细嫩,味 鲜美,少刺,营养价值高,病少,饲料来源广,饲养简单。黄颡鱼为 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为我国江 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 随市场需求的扩大,价格不断上 升,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其繁殖技术如下。 (1)亲鱼选择与暂养黄颡鱼亲鱼来源于江河、湖泊中捕捞 的性成熟个体或池塘中饲养的食用鱼。要求黄颡鱼种质纯、个体
可以去胜利水库,钓银鮕,在远点去彩山,那里黄尾更漂亮。
摔一下之后,左手抓住鱼头 右手抓住鱼下巴一扯 取出内脏就可以了。
蚯蚓就行了,应该没有人用黄鳝的肉做钓饵的,关键的太贵了。
饵料。不用多说,以腥为主。曾经从别的很多写红尾钓法的文章里面看到过其中一则,说红尾喜欢刮食青苔,用丸九的荒食效果会加倍,因为里面含有大量藻类,这一点我觉得有道理。拉饵效果最好,搓饵很差,而且必须保证良好的蓬松和散落状态,稍微硬了就完蛋,所以最终还是推荐拉饵。如果是2米以上的深水,可以采取两个手指轻捏一簇饵料起来,用钩子勒稳即可,不可揉搓。望采纳
准备桶红油漆、钓到鱼的时候就把它尾巴涂红、钓一条涂一条……最好用防水的油漆
用肉
海杆蚯蚓放沉钓,现在是最好时机
运气好的能钓到,不好的话就木有了
用不带刺的钩,控制好放鱼的水温,不要用手碰鱼。
是不是全部死了一条没剩?你的过滤系统是什么?首先。我认为是水质问题,没猜错的话,你犯了下列几条常见错误:1、用淡水鱼缸养的,而且过滤系统里面没有滤材,只有些棉2、没有开蛋白分离器3、没开蛋白分离器同时没有开增氧设备4、没养水5、没检疫6、最致命的一点,就是符合了上述几点后,然后你在放鱼的当天就喂食,无论鱼是否有吃,都是致命的。等下解释养海鱼必须要强大的过滤系统,也许你之前用花瓶子也能养好淡水鱼,但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逐年增多,危害加大。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黄颡鱼疾病的防治方法。一、发病的主要原因 天气持续高温、闷热、多变,且时有暴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害细菌繁殖加剧,导致养殖水体恶化,各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普遍偏高; 黄颡鱼放养密度过大。个别水深1米/亩的鱼塘存鱼量高达
水质没有特殊要求,别放入自来水(自来水可以先用水盆静置两天,去除漂白粉),这东西是杂事的鱼类,米饭粒、蚯蚓、馒头渣都能吃,不挑食。你这个容器稍微小了点,建议换个稍大点的,抓的时候当心,它的刺扎到人很痒
没办法的 这两种鱼性情不是一般的暴躁 所以养这鱼的都是冬天去买有时候还要加冰块到水里
金鱼烂鳍病,多是由于水质不良,严重老化,缸池久不清理,细菌感染或换水太勤,刺激过多,金鱼抵抗力下降引起。烂处渐渐扩大,并有黄白色粉状物附着于溃烂处,鳍条充血,严重时散开呈扫把状,露出鳍条,并向肌肉蔓延。治疗方法:饲养金鱼的书中讲了很多,如用呋喃唑哃溶液浸泡,用低浓度孔雀石绿加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福尔马林浸泡等等,我家也养过金鱼,往往尾鳍越大的金鱼越容易得烂尾烂鳍病,那些方法我试过,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黄骨鱼是指黄颡鱼,这种鱼是淡水鱼,身体两侧和脊背上各有一根大尖刺;黄花鱼是海鱼,没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