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子鲶的鱼病防治技术(一)黑体病该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停食,严重时鱼体常头部向上,垂悬于水表层,直至死亡。经检查,在胸鳍内侧有一圆形红色血斑,鳍条溃烂,在其头的背部出现霉斑点,此病鱼苗阶段易感染,饵料不足水质不好最易发病,发病快,传染迅速。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不使用未经发酵的肥料;五倍子2-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30克/升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隔天一次,泼洒2-3次即可。
(二)肠炎病病鱼体消瘦发黑,腹部膨胀,离群独游,轻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剖腹可见腹部积水,肠壁充血发炎,红紫色,后肠尤甚,肠粘膜溃烂脱落。
此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多发生在7-8月,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防治方法: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挂篓;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2天;
每千克鱼用1毫克呋喃唑酮拌入饲料,连用1周,外加1.4—3毫克/升的五倍子泼洒一次;用磺胺胍每50千克鱼按17.5克药物分6天配成药饵投喂,并用漂白粉遍洒。
(三)气泡病病鱼浮于水面,腹部朝天,腹内有一气泡,不能下沉。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池中施放过多未发酵的有机肥料,或池中水质老化,水中蓝、绿藻类过多,在强光下使水中气体过于饱和,鱼误食气泡所致。
防治方法:池水透明度过小时,不宜放鱼苗;发病后迅速注入新水,并投以充足的活饵料,可使部分鱼苗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每水深1米,用1.5—2千克的食盐对水后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四)水霉病病鱼感染水霉菌后,其体表出现灰白色的团状菌丝,形如棉絮状。
菌丝逐步扩展后,鱼游动失常,皮肤粘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消瘦死亡。致病原因多是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由于低温冻伤引起。
防治方法:注意操作,勿伤鱼体,越冬池的水温要控制在15℃以上;每立方米用10克的孔雀石绿浸洗鱼体或鱼卵;用3%-4%食盐水浸洗病鱼10—20分钟;
每毫升用1毫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用0.4‰的食盐与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五)车轮虫病个体大的车轮虫寄生于皮肤和鳍条上,引起体色发黑,身体消瘦,游动缓慢。
个体小的车轮虫聚集在鳃的边缘和缝隙,在鳃上不断滑动,刺激鳃组织,严重时使鳃丝边缘发白腐烂,病鱼暗黑消瘦,离群靠近池边缓慢游动。
大量寄生时幼鱼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防治方法:生石灰彻底清塘,不要使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苗种分塘、转池、越冬时要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浸洗;
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六)尾孢子虫病中华尾孢子虫寄生于鱼的鳍条、皮肤,引起鱼体出现灰白色点状的小瘤或块状。
主要危害土池中培育的苗种,以孢子形式进行传播。流行季节为5-7月。防治方法:清除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可杀死淤泥中的孢子;
用0.3-1克/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遍洒。(七)三代虫病由于寄生鱼体的三代虫的运动,损伤鱼的体表和鳃丝,使得鱼体分泌灰白色粘液体表,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成批死亡。
此病主要危害土池培育的革胡子鲶幼鱼,以寄主或水流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水温20℃左右时流行。防治方法:鱼种进池时用2—3克/立方米的敌百虫浸洗;
90%的晶体敌百虫0.2—0.3克/立方米全池遍撒;用0.1—0.24克/立方米敌百虫与面碱合剂(比例为5:3)全池泼洒。
预防罗汉鱼寄生虫病的方法:1、保证水质。及时换水,定时清理食物残渣和粪便。夏季高温水质变化速度加快,换水频率要相对提高,以免水质肥化。2、换水时要困水。可以清除水中的氯,避免破坏鱼缸中的硝化系统,从而导致鱼免疫力下降而被寄生虫寄生。3、注意水温。换水时,困好水后可以适当的加入一点温水,使所换的新水和原缸水温不会相差过大。4、加强过滤。装备一个良好的过滤系统,并且定时清洁滤棉,避免滤棉成为细菌的温床
还是要继续隔离观察,换水不要全部换掉,如果是水质有问题,要把水全部换掉,还要对鱼缸彻底消毒后才能使用
一般的白点病,老三样就好了下大盐,换水,升温到32度高温白点病(30度以上鱼得的白点病)的话,比较麻烦,得用老姜5片,干红辣椒3个,放水500ml,用小火熬到200ml,用老三样以外再加入这个熬出来的水。每天换水,每天加,几天就好了。
斗鱼的鳃本来就会鼓出来,发怒发情就张开。
白点病瓜虫寄鱼皮、尾鳍鳃部吸食鱼体组织营养并刺激鱼体泌量粘液鱼体表形白色脓泡布鱼全身瓜虫属凹口科、瓜虫属种主要寄鱼类皮肤、鳍、鳃、、口腔及眼等部位寄虫治疗1、根据瓜虫超25度则停止发育超30度则死亡特性发现金鱼白点病则停食用加热棒始步步加温第阶段升至25度左右致半鱼适应升至28度加入适量盐黄粉抗菌消炎进防止虫病再交叉染 第二阶段提高水温30度每隔两清洗滤再加入黄粉等白点完全消失三四慢慢恢复水温情况
用白点净,土霉素或呋喃西林(浅黄色即可)土霉素片剂100斤水3-5片。
如果有条件的话,以下两个都是 1.白点病 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病。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
高锰酸钾可以治疗白点,但建议不用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太强,你不好把握用量。高锰酸钾基本通杀,需要掌握药量和浸泡时间,否则适得其反。可以考虑用白点净。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治疗
白点病不难治,只要水温高于32度,再加点盐就会好了。 也可以去买专门治白点病的药,如白点净,效果不错。 兄弟,不用太担心,白点病是观赏鱼最常见的鱼病了,很容易治的 庆大霉素可以治白点的,没有粗盐也可以用家用的食盐。一般温度升到32℃时,小瓜虫就会自动死亡了。 白点病是因为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
还是要继续隔离观察,换水不要全部换掉,如果是水质有问题,要把水全部换掉,还要对鱼缸彻底消毒后才能使用
倒厕所里去吧
鱼得了腹水该怎么治疗,是什么引起的?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保没事
你要看鱼的情况!!!2天没进展!!!就按楼上说的吧!!先换水3分之一,你缸的温度多少啊!!如果够高的话再提高2到3度,,按百分之一的浓度下海盐,,5天时间就搞定了!!!如果是js换水的时候加热水直接冲到鱼引起的白点!!那就按你的方法听天由命吧!!!难治
胡椒病会传染的,应该将病鱼隔离。病鱼可以暂养在5%浓度的盐水中2天,观察效果。
对招财鱼病症的观察,招财鱼的凸起病可能是肠炎,这个病的病症原因是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是吃的过饱、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它的症状表现为呆滞,停在鱼缸角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肛门红肿重血,肚子凸起肿胀,严重时溃疡直至死亡。
鹦鹉鱼疖疮病的防治(1)病原和传播途径:病原体为杆菌。传播途径:水蚤,病鱼或工具。热带鱼中有几种易染此病。如二年的虎皮、一年以上的小桃核、红桃核、蔓龙。这类鱼特别易因患此病而死亡。但发病率不算高。自然死亡率不高。 (2)症状:鱼体从肌肉层长出硬泡,有时能流出大量脓血。 (3)治疗:待泡熟后开刀排脓,再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干净,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均可收到较佳效果。严重者立即淘汰,发现身上有鼓包者
土霉素可以治疗鱼的很多种疾病,只要是细菌感染的都可以治疗,例如肠胃炎,皮肤病,鳃病,鳍病等等,因为土霉素是抗生素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不要频繁的使用,不然会适得其反。 提示: 是药三分毒,我们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不然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了。
对付寄生虫,可以简单地用景裕2号药打掉。用药四天左右,基本可以把虫除掉,但如果咬烂了主骨变成外伤,这点就不能改变。
口丝虫感染症皮肤出现整片云状物灰色黏液的感染现象,大量口丝虫寄生时,体表会出现一块一块破皮的血斑,鱼鳍不张开,并且磨擦植物或底部,不进食而体重下降,常使病鱼慵懒斜躺昏睡。 每2公升的水加入1毫升的福尔马林,浸浴15分钟,亦可每100公升的水中加入1公克的叮啶黄素作约2天的浸浴,将水温提升至30度c可帮助去除口丝虫。 双身虫肉眼可见灰棕色的虫状生物,常见于鳃的边缘,引发鳃部发炎、缩折及流血,鱼会头朝
受精卵不具漂浮性,因而会缓慢沉入水底,此时,雄鱼会将下沉的受精卵,用嘴巴一一衔起,然后送回泡沫巢穴中。泰国斗鱼的受精卵需要经过24-36小时以后才能正常孵化,在此期间,泰国斗鱼的雄鱼不吃不喝,它会不时扇动宽大的胸鳍为受精卵增加水流,以此增加水溶氧量;也会随时修筑泡沫巢穴,每当有少量鱼卵脱离泡沫巢穴逐渐下沉的时候,它又会一次又一次地将它们衔回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