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如下。
一、 池塘和水质:
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
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2.严格清野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精养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
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公斤,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PH值7.5~8.5,养殖盛季(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COD)为18~20毫克/升。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1. 菌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体重在1 00克左右的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所以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 草鱼种一般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鱼种100尾,鲢鱼种15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
另外,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
三、鱼用饲料:池塘精养草鱼所用饲料采用以配合饲料为主,青饲料为辅的方式。配合饲料以鱼粉、豆粕、麦麸、次粉、玉米、精草等原料为主,配以矿物盐、多维及氨基酸的复合添加剂,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其中粗蛋白 20%、粗脂肪4%、碳水化合物40%、纤维素8%~10%;
青饲料投喂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旱草、水草等,要求饲草鲜嫩,以便于草鱼消化。
四、饲养管理。
1.投喂:精养池塘的投喂是饲养管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常规饲料投喂和药饵投喂。投喂方式采用人工驯化定点投喂,严格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投喂。
具体做法如下:
①常规饲料投喂:投喂次数,3月中旬?5月份每日2~4次,6月~8月中旬每日3次,8月中旬~10月每日4次。从6月份开始,每天投喂青饲料一次,投喂量不宜过大,以七八成为宜,严防过饱过饥。
②药饵投喂:用药采用磺胺胍,将其做成浮性饲料。做法如下:每5克磺胺胍拌合麸皮1斤,再加榆树皮粉或红薯粉3两,用热水调合,压成小块,晒干待用。
投喂方法是:将药饵掺于颗粒中,第一天按池鱼体重每10公斤用药1克,第2~6天每天药量减半投喂。每天一次,6天为一周期,每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投喂一周期。
2.水质管理:
(1)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按每亩水面,每米水深20公斤施用、或漂白粉1PPM全池池洒。
(2)有计划地加水换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入20~30厘米,到7月中旬,视实际情况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2。
(3)每天开动增氧机:6月~8月中旬。草鱼容易缺氧浮头,在此时节,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凌晨开机3~4小时,阴天半夜开机一次,以预防鱼类浮头。
(4)认真巡塘,及时掌握池鱼活动、吃食状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5)清理池中杂物,捞出草鱼吃剩的青饲料茎、叶等。
五、鱼病防治 1.肠炎病:采用前述药饵投喂方法进行防治。
2.烂鲤病:
①红霉素(禽用,每克含1百万单位),第一天全池泼洒 0.07PPM,第二天药粉拌饵内服,每100公斤鱼用药1克,2~6天减半。
② 五倍子、呋喃唑酮治疗肠炎、烂鳃并发症。用药方法:五倍子煮成药液连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4~3.0PPM,同时连喂6天呋喃唑酮,每天每100公斤1毫克。
3.打印病: 一般杀菌药如鱼虾敌菌灵、鱼病灵、鱼康等均有疗效。
水泵的选择要涉及的因素:流量、扬程、功率、质量等1.流量 :流量又称输水量,它是指水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水的数量。鱼缸潜水泵流量与你的鱼缸大小,水位以及饲养鱼的密度有关系,一般的计算方法为鱼缸潜水泵流量是你鱼缸水体体积的6-8倍。例如举个例子:假如你的鱼缸大小为150cm*90cm*80cm,根据鱼缸计算器.那么鱼缸中的水体体积为1080L,那么一般情况下你需要的流量区间大概为6480-8640L/
你好,圆形的比较好提出去溜。一般直径20以上,高30以上的就行了。如果是方形的可以大点。望采纳!!!
养殖环境 应选择避风、向阳、灌水方便之处养龟池:(1)土地。一般水深1—1.5米,池底坡度为1:2或1 草龟稚龟 :3要设进、出水口。池内用约占池面积1/3的地方放养浮萍、水花生或水葫芦遮荫,池周围砌0.5—1米高的墙,墙基入土30厘米,防龟外逃。墙内留长1.5米、宽1米左右的空地(面积大可留几个);或池中留一个约占总面积5%左右的小岛,在空地河小岛上堆积适量砂供乌龟产卵。(2)水泥地。池深
用砖和水泥砌60厘米深的水池即可,新建的水泥池必须用清水冲洗并晾晒3至5天后再用。使用时池底需铺20厘米泥沙,周围还必须设置多处浅滩以方便它晒太阳。池外四周还要筑60厘米高的围墙,以防龟外逃。火焰龟的皮肤为黑色到橄榄色,颈部,四肢和尾部长有黄色和红色的条纹,头部则有黄色的条纹。雄龟具有较长的前爪和粗长的尾部。而雌龟一般体型较大,前爪较短,尾巴比较短细。火焰龟放在玻璃箱中饲养颇具观赏性,目前国内也有
也就是三个月大左右,以少吃多餐为主,一天三餐吧,可以尝试楼下的建议先给5杯份量,然后观察大便,大软粘地稀烂就是不够饱,太硬太干过饱,适当就好。本人非专业,仅供参考。
方法一配药1、罗红霉素胶囊(主要药来的哦 对肺炎极其好)2、眼药水(除氯霉素眼药水之外 氯霉素有害的)3、阿莫西林(辅助消炎)配药:将一粒罗红霉素内的药粉全放在1瓶眼药水里, 阿莫西林放在生活用水里药量:第一次将这瓶药的一半喂它 (不能少 少了没用), 之后每天喂2口药 (不能多)。阿莫西林放在生活水里(辅助消炎)。 前提:水一定要加热(指将水温提高至30度,这样会加快龟龟的新陈代谢,促进病的痊愈
合适的龙缸对于龙鱼的体型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单养龙鱼或混养的密度较小时,被多数龙鱼玩家所接受的龙缸尺寸为150*60*60cm或180*60*60cm。其实,龙缸的长度一般多是由饲主家中的可用空间决定的,大多数玩家的选择是150cm或180cm,美观大方;龙缸宽度则一定要保持在60cm以上,因为龙鱼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即使是从小饲养的龙鱼,也会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中成长,宽度在60cm之内的龙
不用化学物品,洗干净了,在太阳底下晒晒再把小龟放进去~
不会龟蛋是否能正常发育取决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用蛭石孵化是可以的
50*30*25就可以了如果家里地方大,在大点吧,很脏,想好怎么换水,我的方法是底部打洞装个阀门,脏水排挡方便,缺点阀门一旦坏了,会漏一屋子水,那个很脏,不要相信那些什么底部硝化菌沙子等等的,人家要晒太阳,还要龟洞躲藏,8厘米不小了
你好,建议养黄化品种的玄凤鹦鹉。一对玄凤再加个笼子就在300块之内,我就养了一对黄化玄凤,玄凤当时是200一对买的,笼子是40x40x60的,是50买的。玄凤和虎皮建议不要养一起,虽然说不会出现什么命案,但它们在一个笼子里面一直都不会和谐的,当然也有和谐的,但是和谐的情况极少。尤其是虎皮,很霸道,玄凤会被欺负的,别看玄凤个儿大,胆子却很小。之前朋友的一只母虎皮放我这里养,我给虎皮洗笼子的时候就把虎
饲养孔雀鱼的水深要根据鱼缸的大小和孔雀鱼的数量来进行判断。一般幼年时期的孔雀鱼适合养在水深15-17厘米的鱼缸里,而成年孔雀鱼适合养在30-35厘米的鱼缸中,还要注意饲养的密度不可以太大。此外,孔雀鱼适合生活在20-30度的水温中。 提示: 在饲养孔雀鱼的时候,最好不要经常往鱼缸里添加新鱼,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孔雀鱼出现趴窝的现象,当发现孔雀鱼有什么异常的时候,在不清楚原因的前提下不
饲养孔雀鱼的水深要根据鱼缸的大小和孔雀鱼的数量来进行判断。一般幼年时期的孔雀鱼适合养在水深15-17厘米的鱼缸里,而成年孔雀鱼适合养在30-35厘米的鱼缸中,还要注意饲养的密度不可以太大。此外,孔雀鱼适合生活在20-30度的水温中。 提示: 在饲养孔雀鱼的时候,最好不要经常往鱼缸里添加新鱼,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孔雀鱼出现趴窝的现象,当发现孔雀鱼有什么异常的时候,在不清楚原因的前提下不
水深一般是过背就可以了,如果想要深水养,最多就是腹甲长度作为水的深度,以便龟能够即使换气呼吸。
推荐的养龟水位,适合于大多数水龟,因为没养过鳄龟,所以鳄龟不一定适用
养孔雀鱼的水深得看鱼缸大小和养鱼数量,例如幼鱼适宜用15~17厘米的浅水,成年鱼适合用30~35厘米的深水饲养。其次,需要将水温保持20~30度,并且水质要是弱碱性的。换水前需要静晾去氯,水温差控制在3度内,每次换去1 3旧水。 养孔雀鱼多深的水合适 饲养孔雀鱼的水深主要是以孔雀鱼得数量和鱼缸的大小有关,例如一个月
养孔雀鱼的水深得看鱼缸大小和养鱼数量,例如幼鱼适宜用15~17厘米的浅水,成年鱼适合用30~35厘米的深水饲养。其次,需要将水温保持20~30度,并且水质要是弱碱性的。换水前需要静晾去氯,水温差控制在3度内,每次换去1/3旧水。 养孔雀鱼合适的水深 饲养孔雀鱼的水深主要是以孔雀鱼得数量和鱼缸的大小有关,例如一个月的孔雀幼鱼适合15~17厘米的水深,成年孔雀鱼的适合30~35厘米的深水饲
红腹,又叫招财猫,你养这几种鱼就不合理。先说猫,水温低于25度就容易出问题。而且要求水质稍高点,但是赶不上龙鱼,罗汉,神仙鱼那么对水质的苛刻,猫应该在25到30之间的水温生活,清道夫也是。而中华鲟就不同了,它喜适合15到20度的水温,超出这个范围也是容易出问题或者死亡,不建议合理治疗,毕竟家庭没几个专门准备给鱼治病的缸,如果捞到桶里和盆里反而更折腾坏它,如果水温达到猫的需要温度25以上,下点红霉素
40-90都可以!尤其退沙罗汉,比如红马罗汉鱼,水深有助于退沙退干净!
水深一般是过背就可以了,如果想要深水养,最多就是腹甲长度作为水的深度,以便龟能够即使换气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