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州的五步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创建时间 2023-04-12 08:28:59

问题描述

贵州的五步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医生回答
宠问吧特约宠医
宠物猫、宠物狗、宠物问答、宠物百科、宠物周边等宠物知识

1、简介

尖吻蝮(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

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

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2、物种史

在第三纪早期的始新世属干燥、亚热带的中国东南部为尖吻蝮的起源地。古地理的研究表明,从早第三纪到晚第三纪,中国东南、南部、西南部,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为干燥的亚热带气候,适宜于尖吻蝮的生活,尖吻蝮在始新世起源后,由于受高纬度气候的限制,它只能在低纬度地区扩散。

到渐新世,由于印度板块与中国大陆的碰撞,引起了青藏高原的隆升,随后的某一时期,当尖吻蝮扩散至此时,隆升的高原阻止了它进一步向西扩散,形成了尖吻蝮在大陆现今的分布格局。

至于该种在台湾的分布可作如下解释,地质资料显示,台湾在晚第三纪时才耸立成岛屿,在岛屿与大陆第一次分离时尖吻蝮可能还未进入该岛。

第四纪,自然界经历了多次海退和海侵、冰期和间冰期、地壳上升和下降等的交替变化的影响,台湾岛屿与大陆亦出现了数次的分离和联接,尚未彻底隔离,而尖吻蝮在其中的某一时期进入该岛直到晚更新世(约39000年前),世界上发生了最大的一次海侵——里斯一武木间冰期的海侵和随后台湾海峡的断裂,台湾遂与大陆彻底隔离,但生活于该岛上的尖吻蝮亦开始与大陆种类隔离,但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形成独立的种的。

[2]

尖吻蝮最早的名称为“巴”,夏商时期,“巴”从动物名逐渐演变为地名(有尖吻蝮的地域)、族名(在巴域生活的族群)、国名(巴人创建的国家)。

古文字学证明,巴之本义与“虫、蝮”相通。

3、形态特征

尖吻蝮全长120—150厘米,大者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有长管牙。吻端由鼻间鳞与吻鳞尖出形成一上翘的突起;

鼻孔与眼之闻有一椭圆形颊窝,它是热测位器。背鳞具强棱21(23)—21(23)17(19)行。腹鳞157—171。

尾下鳞52—60,前段约20枚定为单行或杂以个别成对的,尾后段为双行,末端鳞片角质化程度较高,形成一尖出硬物,称“佛指甲”。

生活时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17—19个,尾部3—5个,此斑由左右两侧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拢形成,偶尔也有交错摆列的,斑块边缘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规则的小黑点,腹部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

4、在贵州栖息地

(1)五步蛇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的区域,其中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边界的武陵山地区是五步蛇的一个集中分布区。

每到七八月份,五步蛇进入频繁活动期,武陵山腹地的江口县红十字医院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收治15到20个被蛇咬伤的病人。

(2)在全国范围内,尖吻蝮生活在海拔100—1400米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 米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

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因此也有网友反映会在潮湿的洞穴里找到它。

5、防范与急救

被五步蛇咬后重要的是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伤口等,尽快送院抢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五步蛇不好动,爬行速度慢,哪怕咬人后也不会爬行多远,要防第二次被咬。

(1)患者要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减轻全身反应。应就地坐下或采取半卧位,患肢尽量不要动,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以处理伤口施救。

(2)结扎伤口: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在距伤口5~10厘米近心端(靠近心脏的一方)进行缚扎,没绳带就找来一些青藤绑住血管流通的部位,要绑紧,无须过紧,其程度应以能阻止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不妨碍动脉流通为原则,可留活结便于松解,以避免蛇毒向近心方向扩散,减缓扩散速度。

之后每隔15~30分钟松开一次,每次松开时间约30秒-1分钟。如果伤处肿胀迅速扩大,要检查是否绑得太紧,绑的时间应缩短,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肢体缺血坏死。

(3)冲洗伤口:若发现毒牙,应即用镊子取出。局部冲冼后,常规消毒,以0.5%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伤口结扎后应立即冲洗,冲洗液可以选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冷茶水、肥皂水、0.1%高锰酸钾溶液等。

如果在野外没有上述液体,可将伤肢放在溪流或池塘中漂洗。

(4)清创排毒:一般被毒蛇咬后要扩创——用小刀或三棱针或其它干净的利器(最好消毒),沿伤口牙痕作纵行或“+”字形切开,长约1~2厘米,深至真皮下,不要太深,以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为原则。

但如果被五步蛇或蝰蛇咬伤后,伤口会流血不止,无需作扩创处理。另外如果咬伤超过24后或伤口已坏死,也无需扩创处理。

(在扩创后)应马上清洗伤口,用双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由四周向伤口反复推挤15分钟左右,使毒血排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把毒液吸出。

应该不要用嘴吸血,以免毒素会从口腔内传播,特别口内有溃疡或龋齿的千万别吸毒。若不小心嘴里含毒,应立即吐出并用白酒或清水漱口。

根据伤情需要时隔12-24小时可重复进行。

(5)应尽早到医院应用抗五步蛇毒血清治疗,同时予抗炎、抗破伤等对症治疗。

相关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