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指的应该是“真鲷”,又叫“真赤鲷”。真鲷(Pagrosomus major), 地方名: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鳞、加腊、赤鲫、赤板、红鲷、红带鲷、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等,属脊椎动物门,鱼纲、鲈形目、鲤科。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近海均产之,但近年产量不多。为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质清,盐度较高的岩礁海区。
最适水温20-28℃,18℃以上食欲旺盛,14℃时食欲减退,11.5℃时停止摄食,4℃以下死亡。夏季水温30℃以上时身体衰弱。
可耐最低溶氧量为1.5ml/L。形态特征: 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5-30厘米、体重300-1000克。
鳍12棘10软条,臀鳍3棘8软条,侧线鳞53—59,尾鳍边缘黑色。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
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颌前端有犬牙4个,两侧有臼齿2列,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下颌前端有6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
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全身呈现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食性:真鲷食性较杂,稚鱼期(体长3cm以下)主要摄食挠足类等小型甲壳类;
幼鱼前期(体长3~10cm)转向以摄食端足类、多毛类为主,也开始捕食糠虾类、海星类、贝类等;幼鱼后期(体长11~16cm)转向以摄食大型糠虾类、小虾类为主,海星类、贝类的捕食频率增加,并开始捕食鱼类;
1~2龄鱼(体长17~26cm)捕食大型虾、虾姑、蟹等甲壳类和鱼类;成鱼(体长26~48cm)捕食虾类、蟹类、海星类、鱼类等大型底栖生物。
产季:真鲷因海区水温的关系,有春季和秋季两个生殖群体。黄、渤海渔期为5-8月份和10-12月份;东海闽南近海和闽中南部沿海渔期为10-12月份;
东海闽南近海和闽中南部沿海渔期为10-12月份,11月份是盛产期。经济营养价值:真鲷系我国名贵鱼类,但由于资源衰减产量下降市场上少见。
真鲷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肉肥而鲜美,无腥味,特别是鱼头颅腔内含有丰富的脂肪,营养价值很高。
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和熏制品。
应该是清道夫
这是德国镜鲤。德国镜鲤是从原西德引进的品种,经过黑龙江水产研究所20多年的系统选育,已选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德国镜鲤选育系。选育系最显著的特点是比原种在抗寒、抗病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北方地区也叫“三花鲤鱼”“三道鳞”等。详情请参阅百度百科《德国镜鲤》。
丹顶锦鲤鱼品种------丹顶红白丹顶红白锦鲤,鱼类动物,其全身银白,仅头顶有一块鲜艳的圆形红斑,浓妆素裹,堪称一绝。
不是鱼卵,斗鱼的卵没那么大。估计是某种螺的卵。你观察下缸里是否有螺,清理掉就行。
白班病水加点食盐 查看原帖>>希望采纳
无图 不宜 分辨 , 可能是 高冠鳚 、弹跳鳚 学名鳚科 Blenniidae 高冠鳚属 Alticus 鱼类下图为 项冠高冠鳚 Alticus arnoldorum (项冠弹跳鳚)繁殖期会在海岸上进行社交和求爱活动,不过它们不能远离水源,因为它们是靠腮和皮肤呼吸,一旦皮肤完全变干,它们就会
如图, 可能是 珍珠蝴蝶 (蓝面蝴蝶) 幼鱼 学名 慈鲷科 Cichlidae 蓝首鱼属 Tropheus 热带鱼类下图为 (幼鱼) 灰体蓝首鱼 Tropheus duboisi ,俗称 珍珠蝴蝶幼年的时候有着黑玉色的身体,上面点缀着许多浅蓝或白色的小斑点,而当他们成熟以后,代表少年时期的颜色就会消失,取而
蓝白配蓝白生出的是蓝猫、蓝白或白猫。小猫的毛色主要是根据父母的毛色基因来控制的,如果父母身体中还存在有其他控制毛色的基因,那么生下来的小猫也有可能是三花猫,通常小猫的毛色会遗传一方,花纹会遗传另一方。提示:在给猫咪进行配种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同品种的猫咪进行配种,因为不同品种的猫咪交配繁育出来的小猫基因非常不稳定,所以长相可能会没那么好看,并且小猫还有很大的几率会携带有遗传性的疾病,所以是不建议不同
蓝白配蓝白生出的是蓝猫、蓝白或白猫。小猫的毛色主要是根据父母的毛色基因来控制的,如果父母身体中还存在有其他控制毛色的基因,那么生下来的小猫也有可能是三花猫,通常小猫的毛色会遗传一方,花纹会遗传另一方。提示:在给猫咪进行配种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同品种的猫咪进行配种,因为不同品种的猫咪交配繁育出来的小猫基因非常不稳定,所以长相可能会没那么好看,并且小猫还有很大的几率会携带有遗传性的疾病,所以是不建议不同
地图鱼.原产地:南美洲的圭亚那、委内瑞拉、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一般成鱼体长35公分。 地图鱼体型较大,行动迟缓,凶猛,食量惊人,非常贪吃,它们几乎吞食任何可以接受的饵料,但是最喜欢的食物还是鲜活的小鱼、小虾。在进食的时侯,甚至嘴里含着一条还未吞咽下去的小鱼就去追逐捕食另外的,它们的贪婪由此可见。
如有胡须,背上和腮的两侧各有一根刺,那就是黄骨鱼,市价较贵,十几二十块一斤。
江团鱼即长吻鮠。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白斑黑石鵖鸣声清脆悦耳,长相清秀,在中国是传统的宠物鸟类,亦是中国非法鸟市中交易量最大的鸟类之一。但白斑黑石鵖始终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此鸟类贸易中所有的白斑黑石鵖均直接从野外捕捉,这种非法鸟类贸易对野生鸟类种群造成极大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原产地的捕捉有可能会对本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造成野外种群的灭绝。在输入地的逃逸和重新野化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输入地本地鸟类种群结构。有
鳗鲡,海边沙滩里面有
烧烤店的烤鱼扁扁的是鲶鱼。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为最佳食用季节。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生活习性: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中。在水
清道夫 清道夫鱼又叫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并且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清道夫鱼在水族箱中清道夫鱼经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所以是水族箱中最好的“清道夫”。由于清道夫鱼是外来物种,目前国内还没有天敌,会威胁本地鱼类的生存。 中文名:清道夫鱼 科:鲇鱼科 颜色: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花纹 别名:吸盘鱼、垃圾鱼、琵琶 食物:其他鱼类的鱼卵、青苔
眼睛是白眼病 脱皮是腐皮 一定要好好治 都很严重奥 去医院或者去宠物商点 买点药上上 再加温 不冬眠 补充点营养 望采纳 嘻嘻 谢谢
我跟不容易的看法类似,东北叫做嘎牙子。从前比较多,现在基本上绝种了。我是指在松花江上。
有很多种啊。比如青苔鼠,清道夫,虹鱼,很多种了 最好有图片的 要不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啊?
蝾螈,蝾螈(学名:Salamander),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蝾螈是有尾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也是良好的观赏动物,包括蝾螈亚目、隐鳃鲵亚目。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他们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