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不换水,不清洗滤材,腐殖质过多,水质环境变坏。如果水质条件太差,并且长时间得不到改善,那么也可能会导致它们烂尾。
需要定期换水。
2、养殖孔雀鱼的密度过大,出现水质环境的恶化、水温骤变温差达到5摄氏度,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发病。减少孔雀鱼的数量。
3、换水、清缸、捞鱼时,产生内、外伤而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在鱼缸内倒抗生素进行药浴治疗。
4、不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喂饵料,造成鱼儿营养不良等。要定时定量给鱼儿喂食。
5、打架受伤。孔雀鱼之间可能会相互撕咬,从而造成尾部的残缺。需要把孔雀鱼分开饲养。
6、水温不适。如果水温不符合它们的生长需要,也可能会导致烂尾。要及时调节温度。
孔雀鱼烂尾的症状:
1、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时停止摄食,鱼体失去平衡,病鳗易吊挂于食台上。
2、病鱼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鳍条末端蛀蚀,鳍间组织被破坏,鳍条散开,呈蛀鳍。
3、烂尾严重时尾鳍烂掉,尾柄肌肉溃烂,甚至整个尾部烂掉,骨骼外露,在水温较低时,常继发水霉感染。
孔雀鱼烂尾怎么办?
1、初期:孔雀鱼烂尾初期要降低爱鱼受伤的可能,适当加入甲基蓝、盐、黄粉(其中一种即可)药浴调养,前期发现3次左右基本能好。
2、中期:孔雀鱼烂尾中期可用红霉素、呋喃西林、庆大霉素等药浴,把鱼当成人,你觉得你一次要是用药应该用多少,把这些药放到盆里,然后盛满盆的水,放鱼进去,药浴30分钟左右捞出初次使用时尽量少用药,觉得没效果再加大药量,新手千万别着急,连续3次一个疗程。
3、后期:孔雀鱼烂尾后期就需要去鱼市买专门的渔药了,切忌不到万不得已别用,因为专门的渔药,都很强力,等于给人做手术,比较伤鱼,新手尽量少用。
孔雀鱼烂尾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加入粗盐,要先将烂尾的孔雀鱼进行隔离饲养,然后往水中加入适量的粗盐,同时将水温升高至25度以上;2、加入药物,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就需要放入相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3、换水,对鱼缸内的过滤设备进行全面清洗,每天坚持换水,每次换三分之一的水。 提示: 孔雀鱼烂尾通常是因为被别的鱼撕咬或是水质太差导致的,所以在饲养孔雀鱼的时候,不建议与别的鱼一起混养,
斗鱼烂尾巴可能是因为养护它的水质不合适它生长,要给它更换上PH在6 5-7 2之间的新水,并将水温控制在25-28℃之间。也可能是打架导致尾巴受伤了,应及时分缸,将每条斗鱼放都放到一个单独的鱼缸里面养护。还可能是因为生病了,使用相应的药液药浴治疗。 水质问题 斗鱼出现烂尾的问题可能是养护它的水质不合适它生长导致的。
棉口病:我的做法是用大量黄粉药浴,并加粗盐,打氧,在二三天内应可治愈。
治疗这类鱼病往往很难。(应跟正常的鱼隔离)对于病鱼治疗应多尝试,有的病对某些药物有抗性,所以应该用多种治疗方法。简单的抗菌药物有:土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个人感觉土霉素还是比较好用,在这样的缸中加一片土霉素。
应该是孔雀鱼的烂鳍病。 鳍的边缘出现轻微的不透明的外观。然后膜一片片地脱落,暴露出鳍刺,鳍刺开始依次裂开。当裂缝到达身体时,受侵害的鱼通常都会死亡。 1.,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2.,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孔雀鱼针尾原因:1、水质差。虽然它们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是水质太差,水中就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它们感染针尾病。2、饲养密度高。它们生长的速度较快,如果它们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就容易患上针尾病。3、细菌感染。可能是鱼缸内的硝化细菌太多造成的,虽然适当的硝化细菌可以使孔雀鱼生长得更加舒适,但是硝化细菌太多,细菌也容易附着,孔雀鱼靠近后就容易感染针尾病。孔雀鱼针尾治疗方法:1、立即换水。需要立即给它们
孔雀鱼变白有可能是感染了水霉病。需要将感染病菌的鱼隔离养护,并使用孔雀石绿浸泡治疗。也可能是感染了白皮病导致,需要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 5ppm)的金霉素进行浸泡治疗。还可能是孔雀鱼品种的问题,因为孔雀鱼有一个品种就是白化孔雀鱼。 感染水霉病 长期不换水,或者换水不和标准。都可以导致孔雀鱼换上水霉病,出现全身变
如果你的孔雀鱼和其它的鱼混养的话,有可能是被大型的鱼吃掉了。如果你的孔雀鱼生了小鱼,而鱼缸里只有孔雀鱼的话,那么小鱼就是被大孔雀鱼吃掉了。小孔雀鱼在其它鱼的眼中就是零食啊亲!最好按照体型分开饲养。
很不幸的告诉您,应该是快死了,因为我家鱼也有过此情况的纠正一下上面两位的错误,孔雀鱼发情,应该是当这母鱼全身发抖展尾,而不是左右摇晃,您家鱼,在您默默观察他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它游泳姿势左右摆动特别大,不自然?如果是这样的话。。很不幸告诉你,您家鱼已经重症晚期。
孔雀鱼针尾是指尾鳍夹角变小,如同针尖,这种病需要适量的给孔雀鱼换水,每次需换三分之一,也可以向水中适量的添加蛋黄水、盐水,还可以适量的添加抗生素药物来治疗,稳定水温和水质可以预防孔雀鱼针尾。 孔雀鱼针尾是怎么回事怎样预防 孔雀鱼针尾是一种病,是指鱼的尾鳍夹角明显变小,甚至呈锥形,如同针尖一般。孔雀鱼患上针尾病时,大
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在晚上,那说明它在睡觉,而且你吵到它了! 如果是白天,它可能是在运动也可能是病了...放两支庆大观察两天 还是这种情况的话...顺其自然吧 (我家鱼也有这种情况的,结果一半一半,有死有活)----------
热带鱼烂尾巴可能是以下四点原因导致的:1、水质问题:可能是主人没有定期换水,导致水质变差引起的烂尾。2、细菌感染导致:可能是混养搭配不当,造成被其他鱼咬伤尾部,进而继续导致烂尾。3、水温原因:可能是水温突变,导致热带鱼生病,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烂尾。4、烫尾病:夏季阳光照射,会让水缸中水温偏高,水中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旺盛,使水中的溶氧量饱和,这时会产生气泡,鱼在游动过程中会粘到尾巴上,鱼会浮于水面,
有菌可用高锰酸钾洗刷龟缸再在水里放入适量庆大霉素针剂在放入乌龟隔天换水
烂尾不会威胁到鱼儿的生病,那是因为水质突然变化鱼儿受不了烧尾了! 我的斗鱼也烧尾了,秃的像母鱼,但能吃能喝的! 水是没困吗?像这样的话不要在折腾鱼儿了,等几天在换水,尾巴还可以长出来的,但要很久! 只要吃食就没事,死不了 不建议放盐之类的,因为不是细菌引起的烧尾,在换水时多困几天,换水的水温不要差距太大, 如果水温是23度以下,建议加热棒升温到28度左右,帮助他恢复
龙鱼\虎鱼属于热带鱼,患病的原因多是由于水质不良或短时间内饲水温 差变化过大造成。此外每年的春秋季节,热带鱼都存在一个人工保温和自然温度相互过渡的问题,如果交接不顺利,也会诱发疾病。1.白点病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 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 面,投饵不食。防治方法:
如果你的孔雀鱼和其它的鱼混养的话,有可能是被大型的鱼吃掉了。如果你的孔雀鱼生了小鱼,而鱼缸里只有孔雀鱼的话,那么小鱼就是被大孔雀鱼吃掉了。小孔雀鱼在其它鱼的眼中就是零食啊亲!最好按照体型分开饲养。
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应该是刚开始养银龙鱼的朋友碰到的比较多,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观赏鱼的鱼鳍烂掉了,有两种主要的原因。第一种是水质比较差,导致他们不适应,慢慢的把鱼鳍缩起来,然后慢慢的烂掉。这是一个过程,相对来说没那么快。主要的应对措施自然是水质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在刚刚买过来的银龙鱼,我们要把它放到鱼缸里面,需要进行“过水”这么一个操作。也就是把装鱼的袋子放在水里面泡一下,
龙鱼\虎鱼属于热带鱼,患病的原因多是由于水质不良或短时间内饲水温 差变化过大造成。此外每年的春秋季节,热带鱼都存在一个人工保温和自然温度相互过渡的问题,如果交接不顺利,也会诱发疾病。1.白点病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病鱼皮肤粘液增多,鱼的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患病初期,病鱼聚在缸角互相摩 擦,患病后期,病鱼呆滞地浮在水 面,投饵不食。防治方法:
21321212
建议你去百度贴吧孔雀鱼问问那高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