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狗被蜱虫咬后应该怎么办?

创建时间 2023-02-19 05:08:57

问题描述

狗被蜱虫咬后应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
宠问吧特约宠医
宠物猫、宠物狗、宠物问答、宠物百科、宠物周边等宠物知识

当发现蜱虫啃咬狗狗的时候,一定不要生生的去拉扯蜱虫,要防止因为拉拽而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在清除掉蜱虫之后,可以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同时还要随时观察狗狗的身体状况。

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那么就要及时的从宠物狗去就诊了。

在处理狗狗被蜱虫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清除掉蜱虫之后,还要给宠物狗做详细的身体检查,看看是否因为蜱虫啃咬而感染其它疾病。

一旦发现宠物狗有染病的情况,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因为病情严重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直接危害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此病在东北和山西曾有人体病例报告.  

传播疾病

⑴森林脑炎:是一种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为森林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主要的病媒蜱种为全沟硬蜱,病毒在蜱体内可长期保存,可经各变态期及经卵传至下一代或第三,四代,并可在蜱体内越冬.本病多发生在5~8月,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林区,患者主要是伐木工人.此外,四川,河北,新疆,云南等省和自治区也有病例发生.  

⑵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蜱媒急性传染病,是荒漠牧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为一种蜱媒RNA病毒.疫区牧场的绵羊及塔里木兔为主要传染源,急性期病人也可传染.传播媒介主要为亚东璃眼蜱,病原体可在蜱体内保存数月,并经卵传递.本病除经蜱传播外,羊血经皮肤伤口,及医务人员接触急性期病人新鲜血液后,也可感染发病.在我国流行于新疆,患者主要是牧民,发病高峰期为4~5月份.   ⑶蜱媒回归热:又称地方性回归热,是由钝缘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螺旋体病,不规则间歇发热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我国新疆有该病流行,其病原体,在南疆村镇型的为伊朗包柔氏螺旋体(Borrelia  persica),乳突钝缘蜱为传播媒介;

北疆荒野型的为拉氏包柔氏螺旋体(B.latyshevyi),特突钝缘蜱为传播媒介.病原体可经卵传递.乳突钝缘蜱可经卵传递8代,并能贮存14年.动物传染源主要是鼠类,病人也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⑷莱姆病:我国于1985年夏在黑龙江海林县林区首次发现.病原体是伯氏包柔螺旋体(B.burgdorferi).它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好发于春,夏季.我国主要媒介是全沟硬蜱,某些野生小型啮齿动物为贮存宿主.本病分布广泛,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都有病例报告.我国已证实有20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

防制原则  :

1.环境防制 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

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3.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相关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