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炎症,寄生虫,或者水霉,还是需要一天一次的。不过一定要控制好浓度,浓度过高会导致鱼死亡。所以高锰酸钾并不是很推荐用来治疗鱼病的药,新手一般掌握不好浓度与用量。
相比之下水族馆经常有卖的甲基蓝溶液就好多了。另外,家里如果有无碘盐的话,其实食盐是最廉价也挺有效的消炎杀菌药,一般的鱼病用1%左右的食盐水每天浸泡半小时同样有效。
看看缸里的温度,调整到合适的温度后,可以先往水里撒点盐,看看有没有转变。我家的孔雀一般要是尖尾了我就往缸里撒点盐2-3天症状就可以缓解。
水霉病 水温太低了有伤引起的提高水温到28-30度 黄粉 连用5天或者有用傲深 龙鱼3号可治愈
龙鱼活动过后或者惊吓过后,呼吸频率加快或者呼吸幅度大都是正常现象,打哈欠也是正常的,有一种说法是打哈欠是龙鱼自己调节上下颚的表现,甩头跟蹭缸多数是体表痒,如果观察外表正常的话不需要紧张,规律换水(每周至少一次)即可
潜水艇本身就不好养容易死,鱼鳍打不开说明水温太低,水质不太好,有菌了,先换一半水,再把水温调到32度,放大盐。
你的十间问题很简单 1 缺氧2水温不够 24~28最好3放盐必死
有可能是烂尾导致的孔雀鱼死亡,孔雀鱼烂尾病患病时,大多从尾巴梢的中部开始溃烂腐烂,迅速蔓延至尾基部,表层膜质完全烂掉,只剩尾骨,这是孔雀鱼尾巴看起来似扫把状,尾鳍两侧发病晚于中部,有时背鳍也会发病,晚期可从尾鳍蔓延至尾柄,严重的会导致孔雀鱼死亡。导致孔雀鱼出现烂尾的原因主要有:长期不换水,不清洗滤材,腐殖质过多、水质环境变坏;养殖孔雀鱼的密度过大,出现水质环境的恶化、温差大,鱼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
鱼有病不易治,因为病鱼的体质都是很虚弱,如果用药不当鱼病会更严重。鱼病主要是水质长期不好引起的,就好像人一样如果长期生活在空气不好的环境里也是很容易有病。养好鱼的关键是过滤,而过滤主要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鱼便产生的。养鱼过滤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水体里鱼便分解后产生的氨毒清除。这要用生物过滤的方法才能做到,而硝化菌就是一种专以鱼便的氨为营养的细菌,可以把氨毒转化为对鱼无害的物质,这样水体就会无毒鱼
能拍几张图片吗 方便我为你解答
有关系,杀菌要在没鱼的水缸里
停止喂食。黄粉是抗菌药物,侵泡10到20分钟就可以。有条件的话最好把没病的鱼先转移到别的缸里。对病鱼进行隔离治疗,1是为了避免传染,2是药三分毒,减少对健康鱼的影响。3是可以给健康鱼恢复喂食,避免体质下降,再出现病症。另外就是提高水温,加大换水比例。祝你的鱼早日康复
如果不是烂了的话就不是病,一般鱼身上有白斑或者黑点儿是生病的可能,你说的现象有可能是尾巴上发了点儿新的色块儿,最好有照片来看看。
检查水体有没有问题,条件允许可换点水。估计可能为细菌性疾病,建议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2%的用量,连用三天。另外制作药饵,多加点添加维C,连续投喂一周。 另外以后再有这种问题不要上网求答案了,免得误人。
换水!!!升温32度!!!下海盐最好是下海盐!!!下食用盐也可以下锅里炒透!!!!
普通的咬伤,用黄粉药浴,防止感染就行。用药治疗,一般最好隔离用药。养龙鱼的缸都很大,要达到治疗的浓度,药量很大。不如备一个小的治疗隔离缸(没有,暂时其他容器比如整理箱也凑合)而且你这大欺小,被咬一次,治好了还会咬。估计很难和谐相处。
加丽特灵和土霉素一米的鱼缸放,利特灵十片,土霉素,五片三天以后换,1/3的水如果症状减轻隔天再换1/3的水
要经常换水,水质差乙
在水里加点盐,把氧充起试试
这是头洞病由于水质不好所引起的一般被感染的鱼,头部及身体的侧线部最容易感染并形成直径1~2毫米的病灶洞,大家可以从这四张照片上从正面和侧面都能够看见管状疹洞中长出像人的粉刺状的白色粘稠物。得病的原因据有的资料说是维他命元素缺乏造成,也有的认为是伤洞受到鞭虫和细菌共同感染。准备一片甲硝唑和一小片纸并且将纸对折一下准备3~4根医用棉签将甲硝唑药片用准备好的小刀刮成细面(一般用量可根据鱼的创面来定)将鱼
金鱼出血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 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 1.病毒、细菌(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害鱼体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 2.水质关系 不管用自来水养鱼,还是湖水或井水养鱼,需经过静置或曝晒2—3天后,才可使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使用,轻则使鳍鳞充血,重则会使金鱼致死。 [症状] 周身鳍(基部更甚)、鳞间或局部充血、溢血、溃
普通的咬伤,用黄粉药浴,防止感染就行。用药治疗,一般最好隔离用药。养龙鱼的缸都很大,要达到治疗的浓度,药量很大。不如备一个小的治疗隔离缸(没有,暂时其他容器比如整理箱也凑合)而且你这大欺小,被咬一次,治好了还会咬。估计很难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