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性鳃病
症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发黑,挂满污垢,严重的鳃丝腐烂露出骨条。病原:水质不良刺激鳃部组织,引起鱼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
(1)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超菌净a型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三是用增氧机搅水增加上下层的水体交换量。
(2)用0.2—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来治疗,效果显著,也可用漂白粉或其他含氧制剂全池泼洒来防治。
(3)投喂杀菌药饵或用三黄粉加抗生素类药物拌料投喂。
二、霉菌性鳃病
症状:鳃丝发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病原:鳃霉菌。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病鱼须销毁,孔雀石绿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
变黑原因:1、 水温。一般来说,水温高,鱼变色快,通常完成整个变色过程需要15—20天,也有长达半年之久的。2、营养: 实验证明,营养也会影响鱼的褪色。经常投喂水蚤,摇蚊虫,小虾米等动物性饵料的幼鱼褪色快,褪出的体色鲜亮,而投喂颗粒饲料,米饭、面条等商品饲料的幼鱼褪 色慢,形成的颜色不如前者好看。、3、光线,光线通过金鱼的视觉剌激神经中枢,从而影响其褪色。在光线弱的环境中或黑色容器中饲养的金鱼,褪
鱼掉鳞片多是磕碰所致的,跟水的关系不大我养鱼也用自来水,换水的前两三天,把水放出来,存放在塑料桶里困一下,也叫晒水,之后用就行鱼掉鳞片不会死,除非是竖鳞病。掉鳞的地方过几天就能长出新的来我每次给鱼换全部的水的时候,都会碰到几片鳞片,害怕的话,可以稍微往水里放点儿水洗盐,或者高锰酸钾溶液。
(1)利用黏细菌耐盐能力较差的弱点,在每5千克水中投放食盐50—100克,浴洗病鱼5—15分钟。(2)在每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片0.1—0,2克,将病鱼浴洗10—20分钟,或用呋喃西林或痢特灵全池(缸)泼洒,浸洗数天,更换新水(用药比例为2毫克/升)。(3)可任意选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中的任何一种抗菌素溶于池(缸)中,用药量为每50千克水中投卡那霉素100万一150
清洁夫也有一样的举动,应该是可以用腮肺同同时呼吸,估计是进化不完全
无法判断你说的 建议:1 抽掉原缸里水的三分之一,倒入{杀菌水,硝化细菌,养龙灵,10块大盐粒。}在加满清水。观察一段时间。
黑点病, 春秋季节最易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注意,如果是金鱼这样的冷水性鱼,就不能升温,只能用药。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黑点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黑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黑点成黑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黑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要对付黑点病其实十分简单,除了可以采用水族店
锦鲤虽然能够在0~39℃的水温中生存,却不能承受剧烈的温度变化,超过7~8℃的温差就可以引起锦鲤的应激反应,出现体色暗淡,甚至在鳍,鳃,尾鳍等部位出现不规则的黑斑,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所以平时换水一定要注意,晾晒过的水与原缸水尽量减小温差。解决方法:将水温缓慢提高至28℃以上,水中加千分之三的食盐,(食盐可以杀灭病原体,减缓鱼的代谢,减少氧气消耗),加强充氧过滤,几天即可褪去。
变黑原因:1、 水温。一般来说,水温高,鱼变色快,通常完成整个变色过程需要15—20天,也有长达半年之久的。2、营养: 实验证明,营养也会影响鱼的褪色。经常投喂水蚤,摇蚊虫,小虾米等动物性饵料的幼鱼褪色快,褪出的体色鲜亮,而投喂颗粒饲料,米饭、面条等商品饲料的幼鱼褪 色慢,形成的颜色不如前者好看。、3、光线,光线通过金鱼的视觉剌激神经中枢,从而影响其褪色。在光线弱的环境中或黑色容器中饲养的金鱼,褪
只有一条有鱼总是躲在鱼缸底的水草或石头下面不出来,其它的都好好的可能有以下原因:1、品种习性,不同的鱼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有的鱼生性胆小,喜欢躲藏。2、被其它品种的鱼欺负了,缸里有比较凶猛的品种,这条鱼就会躲藏。3、被同品种的其它鱼欺负了,有的鱼只能单独养或成群养,饲养数量太少,有的就被追打,只能躲藏。4、由于捕捞,放养过程中受到惊吓而特别胆小。5、疾病等原因造成的。6、个性原因造成的。
第一:没有过滤的缸是养不好鱼的,建议加过滤.第二:加点粗盐,加点甲基蓝
翻鳃,建议你加大水流来冲,如果是初期,能恢复~晚期的话,切除以后能长好。这个毛病是水质问题引起的~建议每个星期换水三分之一。龙鱼很皮实,很好养。
只有一条有鱼总是躲在鱼缸底的水草或石头下面不出来,其它的都好好的可能有以下原因:1、品种习性,不同的鱼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有的鱼生性胆小,喜欢躲藏。2、被其它品种的鱼欺负了,缸里有比较凶猛的品种,这条鱼就会躲藏。3、被同品种的其它鱼欺负了,有的鱼只能单独养或成群养,饲养数量太少,有的就被追打,只能躲藏。4、由于捕捞,放养过程中受到惊吓而特别胆小。5、疾病等原因造成的。6、个性原因造成的。
养好鱼的关键是过滤,而过滤主要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鱼便产生的。养鱼过滤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水体里鱼便分解后产生的氨毒清除。这要用生物过滤的方法才能做到,而硝化菌就是一种专以鱼便的氨为营养的细菌,可以把氨毒转化为对鱼无害的物质,这样水体就会无毒鱼也会健康少病。如果缸里缺少硝化菌的附生面积,硝化菌是很少的,也就不能及时处理鱼便了,水体的氨含量就高,鱼长时间生活在有氨毒的水体里,体质会慢慢变得虚弱就很
估计有寄生虫或细菌感染,下点黄粉和粗盐。
吃肉总比吃素好,夏天乌龟胃口大开,吃些肉对增强体质有好处他自然要吃,这是生物的本能,不存在所谓感情问题。人在需要的时候不是同样要吃人吗?
新买的鱼受到惊吓也会变色的,鹦鹉鱼的胆子比较小。另外水温的变化也会引起变色,不过这种情况过些日子会好的。
估计中毒了吧,建议裸缸,下面的彩色石头有毒,长时间这样,鱼会得病的,真想弄点好看的,建议买个活水草,用盐每天泡10分钟解解毒吧
缺氧啦!要是小型的鱼缸就换水就好了要是大的那就赶紧买增氧泵OK!!!!
如图 , 龟鮻 广盐性鱼类 学名鲻科 Mugilidae 鮻属 Liza 鱼类下图为 (龟)鮻 Liza haematocheila (曾用名 Chelon haematocheilus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由红海、东至非洲土阿莫土群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咸淡水中均
锦鲤吃得多拉得多如果不能及时处理鱼便,有些鱼便就会溶解在水里,如果过滤效果不好,水体里的氨含量高,水容易混浊。鱼长时间生活在有氨毒的水体里,体质会慢慢变得虚弱就很容易受到水里病毒的侵害。有些危害不是一下就显示出来,而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一般是从体质较弱的鱼开始。 所以养好鱼的关键是过滤,而过滤主要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由鱼便产生的,也只有把鱼便的氨除掉,水才会保持清晰无毒鱼才能健康少病,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