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参考看看吧!!!常见鱼鳃病的防治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
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为了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细菌性鳃病 症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发黑,挂满污垢,严重的鳃丝腐烂露出骨条。
病原:水质不良刺激鳃部组织,引起鱼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防治方法:(1)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
二是用超菌净A型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三是用增氧机搅水增加上下层的水体交换量。(2)用0.2—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来治疗,效果显著,也可用漂白粉或其他含氧制剂全池泼洒来防治。
(3)投喂杀菌药饵或用三黄粉加抗生素类药物拌料投喂。霉菌性鳃病 症状;鳃丝发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
病原:鳃霉菌。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病鱼须销毁,孔雀石绿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
寄虫性鳃病 症状:早春开化后,由于越冬鱼体质较弱、水质较脏,常引起鱼种发病。春片鱼种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头处,镜检多为斜管虫、杯体虫等寄生。
夏季鱼苗池发病时,一般常见病鱼在晴好天气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状,驯化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并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生长缓慢。
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粘液增多。病原:由原生动物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引起。治疗:(1)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综合浸泡剂泡鱼种。
(2)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0.5ppm全池泼洒。(3)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0.7ppm全池泼洒。吸虫类鳃病 症状: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粘连。
病原:由指环虫、三代虫及中华蚤等单殖吸虫大量寄生引起,常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治疗:(1)敌百虫0.5—1ppm全池泼洒。
(2)超菌净A型0.3—0.4ppm全池泼洒,也可用漂白粉、氯杀宁、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3)用药后隔天注入部分新水,以利于鱼类食欲的恢复。出血性鳃病(脉管瘤) 由于水质不良,蓝澡大量滋生,水中氨含量过高,化学污染,杀虫剂等农药的刺激,使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用显微镜能鉴定。
防治方法:(1)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2)用0.2—0.3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营养性鳃病 症状:鳃丝弯曲,鳃小片曲屈、萎缩,排列不整齐。病因;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不平衡引起,使鱼体免疫能力下降,易引起细菌感染,寄生虫侵入。
治疗:合理配制饲料,做到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钙鳞、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
常见的治疗方法:1、升温至32℃,下大盐,用棉棒将患处清理干净,用黄粉涂抹患处,洞大的话直接塞满,用红霉素软膏封口。3天换一次水。 2、下一小支庆大霉素,隔天换水三分之一,再下等量的药,连用三支,下盐爆氧,升温至32度静养。看着题主图片里的鱼,头洞不是很严重,如果头洞有脓,先用棉签清理干净,双氧水消毒,塞钾硝锉粉末,用红霉素或青霉素药膏封口直到痊愈。3、头洞专用药进行药浴,药浴时不要用金属容器,以
、塘虱鱼的生物学特性塘虱鱼是一种喜阴怕阳、群居底栖、以摄食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它常以水中的小鱼虾、昆虫以及其它动物的腐尸为主要饲料。但人工养殖是利用水蚯蚓、枝角类或蚕蛹、屠场的下脚料等,也可以用鱼粉、花生麸、玉米粉等配合制成人工饲料进行喂养。二、塘虱鱼的养殖1、鱼塘要求。塘基四周必须要牢固,检查堵塞漏洞,进排水口要分设,预防雨季塘水漫顶(过基)使塘虱鱼随水而逃。2、鱼塘消毒。鱼
方法:1、更换水质,保持与原水质相近温度。2、也可以用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3、水中加些盐进行消毒。
给你两个选择,第一,饿两天,第二,换饲料。鹦鹉生病,食欲下降,无食欲,不会吃进去在吐出去。吐出去就是不好吃。
首先,有些烂尾情况是因为水质不佳。水中的PH值不在合适的范围。太过于酸性和碱性的水,会对斗鱼有很大的影响。尾巴可能会出现烂尾,不开扇的情况。这时候记得及时更换干净的水质,保持PH在7左右。其次,斗鱼之所以叫斗鱼,是因为它们生性喜欢打斗。打斗的时候受伤不可避免。鱼尾巴又是扇形,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这时候应该把烂尾的斗鱼隔开,防止再受伤,更换水,防止感染。【摘要】斗鱼烂尾如何治疗【提问】斗鱼的尾巴烂掉
给你两个选择,第一,饿两天,第二,换饲料。鹦鹉生病,食欲下降,无食欲,不会吃进去在吐出去。吐出去就是不好吃。
方法:1、更换水质,保持与原水质相近温度。2、也可以用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3、水中加些盐进行消毒。
照片看不清楚,但是从描述看,孔雀鱼肯定是患病了,应该是烂鳍病。需要用药治疗,不然严重会死亡。烂鳍病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的鳍叶发白,白色逐渐扩大;严重时鱼鳍残缺或者不能舒展·本病多流行于夏季。热带鱼鳍薄,易碰伤折断而患此病·可选用食盐;抗生素等治疗 。治疗方法: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
水大老了,倒至霉菌感染,捞出来隔离用千分之十的高锰酸钾泡一小时,但之前必须清理腐烂处。
只要是龙鱼,不管是红龙,金龙,青龙,黑龙还是银龙,得了烂头,烂尾,还是白点的……您都可以给它用“日本黄粉”药浴。药浴期间,记得少喂食,最好不喂。投药适当。温度比平时可以稍高点。希望能帮到你!新年快乐!!
你的鱼得的是一种真菌病—水霉菌(水霉菌和棉霉菌) (一)、感染的迹象。 感染的明显迹象是棉绒状的赘生物,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时是发灰的黑色到绿色。真菌通常从躯干开始,但是也可能起源于有某个损伤的部位,它能扩散而侵害鳍、嘴、眼睛和鳃。 (二)、感染详述。 真菌是生长在死去的有机物质上的植物。典型的真菌体,或菌丝体,由非常纤细的丝状物或外菌丝组成,外菌丝刺穿死去的或腐烂的组织驼过它们的细胞壁直接吸收营
鹦鹉鱼拒绝吃食鹦鹉鱼是现在鱼友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宠物鱼。它们的颜色非常多,其中以红色和黄色比较受欢迎。很多人将其养在家中。看着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让人觉得非常有乐趣。如果鱼缸内进行一些布景的话,就能作为室内比较漂亮的装饰物。现在很多人喜欢养鹦鹉鱼,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这种鱼非常好养。准备好鱼缸之后,只需定时喂养,必要的时候换水,鱼儿就能生长得十分健壮。不过,也有鱼友遇到鹦鹉鱼拒食的情况。鹦鹉鱼
鹦鹉鱼 健康的鹦鹉鱼应该对食物非常的感兴趣,每天到了饮食的时候会争先恐后的吃东西,但是如果你饲养的鹦鹉鱼每天都不吃食,就要找对原因了。具体要如何解决呢?其实,导致鹦鹉鱼不吃食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水温的变化,水质的恶化、鱼饲料劣质不合口味、鹦鹉鱼生病等等,这些情况也都会导致鹦鹉鱼不吃食。恒定水温、调节水质与饲料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是生病的原因导致鹦鹉鱼拒食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了。能引起鹦鹉鱼拒食的疾
可能是肠炎,环境不适等。1、环境不适。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新鱼入缸的时候,由于对新环境的惧怕,不了解很有可能会拒绝吃食,经常还会伴随着鱼体发白。那么,这种原因引起的鹦鹉鱼不吃食怎么办好呢?直接的方法就是,关灯静养,静养期间停止喂食,一般情况,一周就会见效,有的或许会半个月,情况不一。2、鹦鹉鱼肠炎。这种情况引起的鹦鹉鱼不吃食怎么办好?这个自然就是按照鹦鹉鱼肠炎的治疗方法来解决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鹦鹉鱼肠
方法:1、更换水质,保持与原水质相近温度。2、也可以用可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3、水中加些盐进行消毒。
保持好水质,加适量粗盐
迷你鹦鹉不会吃水草吧,别让他们饿肚子就行了,很好养的,很皮实,看看母鱼在护小鱼,只可惜夜里关了灯,第二天小鱼全没了
、塘虱鱼的生物学特性塘虱鱼是一种喜阴怕阳、群居底栖、以摄食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它常以水中的小鱼虾、昆虫以及其它动物的腐尸为主要饲料。但人工养殖是利用水蚯蚓、枝角类或蚕蛹、屠场的下脚料等,也可以用鱼粉、花生麸、玉米粉等配合制成人工饲料进行喂养。二、塘虱鱼的养殖1、鱼塘要求。塘基四周必须要牢固,检查堵塞漏洞,进排水口要分设,预防雨季塘水漫顶(过基)使塘虱鱼随水而逃。2、鱼塘消毒。鱼
烂鳍病其原因多由饲水不良,饲水长期处于浑浊状态,受新水刺激过多,水质不佳,或鱼吃不饱,鱼相互撕咬导致细菌感染。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也会将疾病传染给鱼群。防治:1)在100千克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2)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3)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能预防幼鱼或成鱼感染此病。4)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
如果水养得好的话, 相信烂尾很快会自己好的,毕竟是药三分毒,能不用药尽量避免用药.